文化——包括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意义,在社会学界已经受到大多数学派的认可,在政治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界也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虽然对于文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决定阶级、族群和国家的地位差异等等,学者们还远远没有达成共识。 Jeffrey Alexander(2003)在他新出版的《社会生活之意含》一书中指出,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具有文化性,人的行为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限制性的,也可以是促成性的;它可以导生罪恶和堕落,也可以令人进取和给人以希望。因而他主张社会学者要了解那些黑暗的文化,以便寻求某种方法去改造它们;同时也要能够识别那些可以给人类带来希望的文化,以便将其发扬光大,以此帮助人类建构更理想的未来。 笔者并不完全赞同Alexander的学术观点,但是他强调文化的社会意义这一基本立场是值得赞赏的。基于文化(包括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及现有的研究很少触及不同华人社会的价值观念比较,笔者决定针对新加坡和台湾两地华人社会的青少年核心价值观,进行一次比较性研究尝试。我们希望这一项研究能够引起华人社会一部分同仁的注意,刺激他们去做更多、更好的研究,以便更加深刻地了解各地华人社会的价值观念现状及其异同,更重要的是弄清楚哪些价值观念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利和不利,弄清楚它们的成因和变化条件,从而帮助华人社会共同建立文化方面的优势,一种可以成功应付全球化挑战的优势。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资料主要取自:(1)笔者在新加坡和台湾所做的问卷调查(2)图书馆的现有文献。 我们对新加坡全国青少年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是1999年进行的,即对其全国青少年学生进行的系统抽样调查。又于2004年对台湾台北县5所高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我们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新加坡所有的住宅区之中选择了270个政府资助的住宅区(也是绝大多数新加坡人的住宅区)和政府未予资助的中、高级纯私有居住区,再从每一个居住区调查3名正在中学或初级学院(相当于高中)就读的14岁以上的学生(也有少量大学生),共获得811份有效问卷,减去大学生的问卷,还剩下783份初、高中学生的有效问卷。 在台湾我们无法对全台湾的青少年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或系统抽样调查,只能对台北县的5所高中进行调查,具体的做法是从每一所高中随机抽选三个班,然后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753份有效问卷。 本文所说的价值观念包括与基本生活目标、社会期待和行为原则相关的观念,也就是能够反映他们认为哪些基本生存目标、社会期待和行为原则更为重要、哪些较为次要或根本不重要的一系列看法。有一部分学者在研究中把态度、情感、具体的行为追求等等,也当作文化价值加以讨论。本文只把那些现象当作基本价值观念在心理和行为层面的反映,而不是把它们视为价值观念或文化价值本身。 我们试图对两地青少年的价值观念进行两个类别的比较。其一是比较他们最为核心的价值,也就是他们心目中最为重要的生活目标、社会期待和行为原则(value priorities)。其二是比较他们在不作价值排序的情况下,对上述45个价值项目的主观重视程度(value ratings)。针对第一类比较,我们要求接受调查的学生首先说出他们心目中最重要的两项生活目标和社会期待,然后再说出他们心目中最重要的两个行为原则。我们要求他们说出确实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生活目标、社会期待和行为原则,不受问卷中曾经提到的那些生活目标、社会期待和行为原则的影响。 由于新加坡的抽样较系统,所以样本值应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大体上可以反映出新加坡高、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念。而台湾的样本取自一个县的五所中学,有一定的局限性,样本值大体上可代表台北县高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不过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把握认为,这些样本值能够代表整个台湾的高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但是,台北县相当于台北市的远郊,学生家长的职业涵盖业主、官员、军人、警官、管理和专业人士、自雇人士、工人和农民,被调查者的价值观念在台湾的青少年之中,尤其是在台湾北部地区,或许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而且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我们调查的一所在全台湾招生的私立大学的大学生价值观念相似,这一事实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台北县五所中学的学生价值观在整个台湾具有相当程度的代表性。 二、两地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 每一个社会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是不尽相同,但是在每一个社会里也都有几项是较为普遍受重视的。让我们首先比较一下新加坡和台湾的青少年最普遍重视的十项人生目标和社会期待(详见表1、表2)。 表1 台湾学生心目中第一、第二重要的人生目标与社会期待(最受普遍重视的十项) 第一、第二重视的人生目标和社会期待台湾% 身体健康 34.5 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 28.8 能得到一份真诚不变的爱 21.0 不愁吃穿住用,能平安过普通人的日子就好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