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和发展是青少年的中心任务,如何通过完善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事业的科学规划和指导,加强统筹协调,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增强青少年事业发展的整体推动力,竭诚服务青少年学习成才、文化娱乐、创业就业、社会参与、权益维护等方面需求,促进青少年和青少年事业健康、持续和深入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下面,我们从郑杭生提出的社会运行机制论的观点出发,对青少年发展的五种机制进行系统分析。郑杭生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他从历史时代、现实社会根据和中国特色三个角度分析认为“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① 并指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这个问题处理得正确,社会的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才能良性运转,个人才能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个人也才能真正获得幸福”。② 本文正是依据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探讨青少年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一思路贯穿青少年发展五种机制之中。所谓“机制”,是指带规律性的模式,我们在这里用“青少年良性发展机制”旨在探讨促进青少年良性发展的规律性。 一、青少年发展动力机制:为青少年发展提供适度的动力 青少年的社会需求是青少年发展的动力源。当代心理学家马斯洛把需要按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需要的一种层次得到满足,下一种层次的需要才能到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到复杂的。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处)、安全需要(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归属和爱的需要(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尊重需要(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自我实现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青少年发展的动力包括青少年自身的内在动力和社会的外在推动力。而这两种动力都是青少年需求(需要)引发的。青少年需求的满足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社会外界的推动。正因如此,马斯洛将需要区分为缺失性的和成长性的,前四种是缺失性的,而自我实现则是成长性的。缺失性需要起源于实际的或感知到的环境或自我的缺乏,本质上是有机体身上的赤字所形成的需要。个体会努力从环境中寻求能使其需要得以满足的东西,无论是物质上的、人际关系的还是社会地位的。这些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外界。例如,人要吃饭就要有食物。爱的需要的满足,依赖于得到别人的爱。成长是导致自我实现的种种过程。成长性动机就是被自我实现的趋向所激发的动机。 从青少年发展较长的时间看,青少年发展的动力是一条运动着的曲线,它是否适度,主要就是视青少年需求满足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而定。图1中,f1、f0、f2,分别表示动力过度、动力适度、动力不足三种情况。当青少年个体的需求过于旺盛,对社会期望值也就过高。一定社会的需求满足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扩张的欲望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欲望越盛,挫折感就越强,社会中非安定因素也就会越积越多,这时青少年就不可能良性发展,还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破坏社会秩序,这就是图中f1,动力过度的结果。相反如果一个社会片面强调社会秩序,忽视青少年的需求,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基本生活和发展需求,青少年不会向社会提供动力,只是简单的服从和忍受,一旦达到一定的规模,社会将面临巨大震荡。适度动力是既较好满足青少年的需要,又较好维持社会秩序的动力。它将两方面关系协调起来,在满足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在社会秩序允许的条件下,满足青少年的需求。
我们要充分肯定青少年社会需求的合理性,使青少年了解自己的需求结构,明确自己在各方面的社会需求的规模、状况,从而努力实现自己的社会需求;启发青少年找准主导作用的需求,将这种需求提到较高层次;调整缺少客观条件保证的需求,以便提高需求的可行性。还要为满足青少年的社会需求创造条件,要扎扎实实地为满足青少年的社会需求办实事,将满足青少年的各种社会需求列入社会发展规划,引导青少年依靠自己的努力满足需求。③ 青少年的社会需求是青少年与社会连接的一种重要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能鼓舞和鼓励青少年投身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并在社会实践中扩大与社会的联系,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达到青少年自身良性发展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青少年发展整合机制:整合各种与青少年发展有关的组织机构资源,促使青少年个体、青少年群体组成有机整体 在西方社会学里,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被看作是社会系统一体化的过程或这一过程的终极状态。它包括以下四个维度:文化整合、规范整合、意见与信息整合、功能整合。西方社会学创始人孔德(A.comte)认为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是知识的和谐一致,而人们在基本信念、观点上的和谐乃是社会整合最重要的基础。现代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的杜尔凯姆 (E.Durkheim)在其名著《自杀论》中,曾经用社会整合程度来解释利己型和利他型两种自杀率的变化。他发现,整合性强的社会群体通过共同的规范和强有力的权威控制着成员的思想行为,使成员完全归属于群体。在个人遇到挫折时,可以得到群体的保护和支持。因此,群体的整合是遏制成员自杀倾向的社会因素。社会整合程度不足,导致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减弱,遭遇不幸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陷入沮丧、绝望的境地,进而采取自杀以求解脱,这就是利己型自杀率上升的原因。但是,如果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的整合程度过高,也会造成利他型自杀率的上升。杜尔凯姆以整合程度很高的军队里的自杀率对此作了令人信服的说明。④ 美国社会学者安吉尔(Robert C.Angell)曾致力于探讨社会整合问题的经验研究,他从规范整合的角度研究了美国城市的整合问题。他的目的是比较42个城市的规范整合程度并发现其整合程度不同的原因。他将犯罪率指数同公民对社区所做贡献的正面指数结合起来,从而得出了一种衡量整合的方法,这种度量方法通过证实与规范整合诸多其他标识(如自杀、非法生育、性病导致的死亡)具有协变性而得到了验证。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