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荣辱观教育要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作 者:

作者简介:
詹万生,宁武杰,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8   詹万生(1949-),男,北京人,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中心教授,主要研究德育;   宁武杰(1956-),男,内蒙古赤峰人,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副研究员,主要研究德育。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注重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文化底蕴。当代青少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亟待加强国学修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需要认真学习、了解、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懂得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修养自己,提高青少年道德自律能力的水平。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7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2006)05-0006-05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正在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中深入开展。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体现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同时还应注重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文化底蕴。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代青少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亟待加强国学修养,增强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需要认真学习、了解、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

      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例如: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战火四起,秦国先后灭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汉初“文景之治”,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汉武帝为了巩固封建大一统,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学奉为正统,定为一尊,从此,儒学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再如:三国时期,群雄逐鹿,鼓角争鸣,而唐代“贞观之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唐太宗广招天下贤士,崇尚道德,推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伟大的包容性

      一方面,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能融和外来宗教使之与本土文化并存不悖,例如,佛教文化是从印度传入的,宋明理学则兼收并蓄,儒道结合。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也能把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同化,使各民族文化得到融合。例如,蒙古族和满族曾建立过全国性的统一政权,但这些游牧民族必须学习,接受中原文化,才能使其政权得到稳固。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世界4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先后被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所征服,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其民族历史的文字记载早已丧失殆尽;古巴比伦,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称早已在历史上消失,其文化也被中断。人类文明的4大发源地,惟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世代相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4.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伟大的创造力

      19世纪中后期,不少有民族气节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们力图设计中国的思想文化战略。例如: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先后于1887年和1891年问世,成为变法维新的理论参照。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明确提出:“合经子之奥言,操儒佛之微旨,参中西之新理。”可见他意欲通达古今、兼纳中西、再造中国文化之良苦用心。1889年7月,梁启超按光绪旨意,参照日本和西方学制,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虽然这一思想文化战略在百日维新失败之后未能付诸实现,但是它毕竟引起了国人的思考,并引出了此后一系列有关中西文化比较的论战。

      在中西文化比较论战中,有两种截然不同、根本对立的态度和主张:一种是主张尊孔读经、食古不化的国粹主义;另一种是主张全盘西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则主张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去糟取精,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站在拯救民族危亡的前沿,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战胜国际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和武装挑衅,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建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突发事件中,在战胜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的斗争中,在争办奥运、载人航天、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空前弘扬与升华。

      二、中华民族传统荣辱观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的社会组织形态经历夏商周三代,特别到西周时期开始走向完备。随着社会的刑罚和礼仪制度对社会成员的规范作用不断强化,人的羞耻感作为控制和调整个人行为的情感意识,逐渐成为人们一种普遍的心灵体验。人的羞耻感的产生是社会文明趋向成熟的一种标志。经过先秦时期历代思想家、政治家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荣辱观。

      1.管子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春秋初期的政治家管仲首先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的观点。管子把知耻与明理、重义、尚廉并列为四个道德规范,并强调它们是国家发达、长治久安的四大纲纪。《左传》上说:“礼者,理也。”即礼是人与人交往时合乎道理的行为准则。社会要走向和谐,就要克服混乱无序的状态,人人懂得互相尊重、彼此谦让、以礼相待。《贾谊传》中说:“义者,宜也。”义,就是在待人处事中适宜、合宜、适合社会道德要求的行为方式,如现代生活中的见义勇为、见利思义、义卖、义演等。廉,就是廉洁。官员负有领导的责任,如果不能廉洁奉公而成为贪官污吏,就会成为社会的蛀虫。耻,就是知耻心,知道耻辱,做了坏事有羞耻感。管仲还提出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的著名观点。这反映了管子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上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管子的这些思想对后人具有重要影响。

      2.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行己有耻”

      春秋末期,孔子是对做人的荣辱问题论述更全面而深刻的人。他的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对“仁”的解释有多种,但最本质的是“仁者爱人”。以“仁”为人生价值准则,对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现象都表达了明确而深刻的观点。孔子提出,做人要“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即做人要对自己的行为保有羞耻之心。孔子论述了多种可耻的品行。包括:第一,言行不一为耻。如“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即先人言语不轻易出口,是耻于自己的行动赶不上所说的话。“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即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第二,表里不一为耻。如“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即花言巧语、容貌伪善、十足的恭顺是可耻的;内心藏着怨恨,表面却表示友善,是可耻的。第三,无理想追求是可耻的。如“士志于道,而耻于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即读书人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破衣而羞耻,这种人是不值得同他讨论理想与追求的。第四,“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即国家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自己却富贵,也是耻辱。第五,诚信恭敬为荣,反之为耻。《论语·学而》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