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态比较优势和特区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特区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当前,在经济特区讨论如何争创新优势,或者说经济特区以什么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的问题上,已经形成了多种意见,我从动态比较优势的理论角度考虑,认为政府部门应该根据中国目前工业化阶段和经济特区的发展现状,结合未来20年内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产业来确定新兴产业,促进特区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不应一味以香港的经济结构尤其是服务业为主体作为模式,套在经济特区身上,这是因为经济发展的模式有大国与小国的区别,采取的发展战略也是完全不同的,更何况香港经济的发展成功是独特的政治形势和地理位置造成的,因此应该从特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动态比较优势出发,今后若干年内是否可以选择信息技术产业为特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这一建议是鉴于世界工业技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正在成为新的产业。

      1995年,全世界已有20多个国家相继宣布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同时掀起了全球性的“信息高速公路”热。随着世界步入信息化时代,中国加快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当前我国的主要大中城市也提出了建立信息工程和信息港的计划,各地信息网络的建立使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重要的先导产业,也是未来具有市场潜力的产业,而经济特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电子工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工业产值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成为特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既然市场的需求在增加,而特区的电子工业已经具备了向信息技术产业转移的基础,那么为什么不去发展这个新兴产业呢?

      一、动态比较优势与后来者优势

      如果用静止的观点去看待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就可能得出,中国只能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发展技术产业则不是比较优势,这样的观点忽视了正在变化的比较优势和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差异,必然延缓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升级。

      毫无疑问,比较优势是在变化的,每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不断利用比较优势,获得资金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产业结构向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发展,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从动态的比较优势看,地区经济可以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例如经济特区目前所形成的电子工业生产能力。虽然电子工业是以生产线和产品组装为主的产业,同以研究与开发为基础的技术产业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经济特区毕竟建立了电子工业,技术正在逐步提高,生产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使电子工业成为经济特区的主要产业,这就证明比较优势可以通过集中资金和人力,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特区迅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外资的输入。外资的输入,不仅给经济特区带来了资金,也引进了技术,可以说,外资在中国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升级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此要阐述一个重要的经济思想就是:既然信息技术产业是新兴产业,那么有些地区可以凭借已经建立起来的优势或者以比其他地区更快的发展速度来建立和发展新兴技术产业,也就是集中资源去开发新的产业,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这是国际经济学中的“后来者居上”(Later-comer)理论,它阐明了在工业化发展阶段上,后来者完全可以不按照传统的方法,而直接从工业化国家获得新的技术来发展新的先进产业,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走完了工业化国家100年的发展道路,新兴工业化经济能够在20~30年左右的时间内跻身工业化经济的行列;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由原来的边陲小镇成为中国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工业城市。

      阐述动态比较优势和“后来者居上”理论就是要证明地区经济可以通过利用外资和输入先进技术不断地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而且根据市场需求以原有产业为基础建立新的技术产业,形成和创造新的比较优势。

      其他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建立新的比较优势也充分说明了这一重要规律。

      二、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启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必然升级,而作为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制造业的发展则显示了国家和地区技术结构和市场竞争力的强弱。我们在此对新加坡、香港、日本制造业内部的结构转换分析是要说明,经济特区作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并不意味着制造业的内部结构已经达到了工业化国家的水平,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制造业成功转换的实例为经济特区的结构转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新加坡的制造业自1960年以来成为增长最快、最活跃的产业,50~60年代,新加坡政府进行了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采用进口替代的方针,建立起食品、印刷、纺织、皮革、塑料制品等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使新加坡从一个转口贸易港转变成一个半工业化国家;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进行了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造船、电子、炼油三大支柱产业,进入新的工业化国家行列;70年代末提出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中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制造业向高技术、高工艺和高增值的工业升级,发展石化、精密仪器、电脑设备、自动化器材等,到1989年,新加坡电气机械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为40%,成为制造业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新加坡制造业中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电子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占了制造业产值的80%以上,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又占了较大的比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