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第一批开发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虹桥开发区的设立至今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这些开发区目前已进入成熟化阶段,无论是项目的引进还是区内经济的发展及同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都已取得很大的成功。开发区已经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延伸。 1990年国务院宣布浦东的开发开放,使上海开发区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浦东新区的设立使上海的开发区建设由小规模、分散型向上海新城市化的方向发展。从经济规模上看,1995年浦东新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2%,自1990到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23%。在引进项目上,浦东新区到1995年年底已累计引进项目3501个,直接吸引外资91.4亿美元。外资项目呈现出跨国公司多、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在开发节奏上,重点小区的开发与全区的共同发展并行不悖,形象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得益彰。 与此同时,一批隶属于县或区的开发区也逐步登上了舞台,象松江工业区、浦东康桥工业区等等,无论从引进项目还是整体开发上,都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但是,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上海最“老”的三个开发区的成功得益于80年代中期第一次开放的机遇,浦东的开发又受到90年代中国第二轮开放高潮的推动,向前看,上海的开发区已经占到全市相当大部分的面积,不可能再出现重新大批设立开发区的情况,需要研究的是目前这些开发区,特别是还有大片未开发土地的开发区,在以后的大环境和小环境下如何去进一步开拓与发展。 国际环境趋好 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正处于全面的复苏时期,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美国的高增长带动下开始有所提高,21世纪初,世界经济增长又将出现一个新的高峰。这一方面为中国的产品占领更大的市场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会因为发达国家经济高增长对资金的需要增大,而使流入中国的资金有可能会减少。 从各地区看,到21世纪初欧洲将进入统一的程序,其中欧洲货币将统一。在此过程中,欧洲各国之间的产业配置将作相应的调整,一部分产业将流出,而统一后又需要大量的投入去解决其近年来难以克服的高失业问题和形成新的产业群。这将意味着欧洲将形成更大的市场,但也会对资金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另外,欧洲的统一将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得到很大的冲抵,尤其是在经济方面,中国可以以此选择更适合的合作伙伴。因此对中国来说,又是一个既有机遇也有困难的变化。 在亚太方面,本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地区市场容量增大,中国与之合作的范围进一步增大,只要取得合理的分工,中国将从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取得不小的收益。但同时,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相近,不可避免地同中国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特别是在国际资本由松趋紧的过程中,中国的吸引外资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但问题是,中国吸引外资受到影响并不意味着上海也将失去自己的优势。其实,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其功能与产业结构方面的调整正在加紧进行,许多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已经向城市外沿甚至于外地转移,周边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并不对上海构成直接威胁。而且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具有其他任何地区所不具备的腹地条件,周边国家和地区也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取代上海的地位。而且上海的改革开放步伐如果能进一步加快的话,甚至可以将周边国家和地区纳入自己的腹地。上海应该具备这样的条件。 国内竞争加剧 从国内看,随着“九七”香港回归和经济周期的波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不久将开始。这显然是一个新的机遇,各地都会利用它使经济再上一个台阶。但现在几乎所有的开发区和经济特区面临着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地区的优惠政策已经普及化,开发区和特区的政策优势已经弱化,新的开发区及开放城市大大增加,这些城市所采取的政策很多是引用了特区的政策。同时,全国从1994年开始进行了财政、金融、外贸、投资和企业制度等方面的重点改革,按国际惯例向市场经济新体制迈进,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浪潮兴起,以前只有在开发区和特区才有的超前改革与试验政策已经在全国推广开来。这将意味着,新一轮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机会将不再由开发区和特区所独享,更多的地区与他们站到了同一条政策起跑线上。正如上海市副市长、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赵启正所指出的那样,浦东新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依靠的并不是减免多少税收的低层次优惠政策,而应该从中央给予浦东优先在体制、政策方面的试验机会着手,应该从上海将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思路上去着眼。 事实就是这样,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还刚刚开始,熟悉、利用市场机制仍然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上海以浦东为核心的开发区能够利用难得的试验机会,使自己尽快地走上这条路,少走弯路、错路,不仅可以使本地区经济能够成熟地发展,而且也将为全国提供走向市场的成功经验。 大环境变化中还值得重视的就是“九七”香港回归给上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香港回归以后,它将与与深圳、澳门、广州联成规模巨大的珠江三角洲超级都市群。这一地区自改革开放以后,同内地的经济联系就十分密切,香港回归以后,以香港为核心的经济辐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更为频繁,而且香港在国际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其资金流量远比上海为多,更具备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扇面的优势。从全国总体角度看,上海与香港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其间似乎不应该存在一种相互竞争的关系。虽然表面上可以以合作的形式出现,但事实上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香港将以全国作为其腹地,而上海又以长江流域作为自己的腹地,其间已经存在了地域上的重复。从功能上看,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贸易的中心,其功能定位与香港目前的功能相近。所以其间的竞争关系还是很明显的。不过从实力上看,尽管目前上海已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中的200多家到上海投资,尽管国际金融集团大部分已经在上海设点,但由于上海所拥有的经济运行体制与香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外企对这种体制的认同仍然需要时间,上海也需要时间对体制作进一步的改革,因此目前上海的外资金融、服务机构,除少数外,大部分只是基于对上海的未来发展前景看好而设立的“观察哨”,这同香港所拥有的条件还是无法相比的。上海要成为真正的中心,还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