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轨迹及战略重点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振华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经济学博士

原文出处:
上海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上海经济发展面临着跨世纪的重大历史转折,率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已成为上海建设成为“一个龙头,三中心”的头等大事。

      一、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殊规定性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国(地区)总体经济实现长期增长所依赖的基本源泉、动作机制与动态路径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变量:一是经济发展阶段;二是体制条件;三是经济开放度;四是经济类型。对于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而言,“体制条件”与“经济开放度”这两个变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大进程,只不过是对上海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而已,更能反映上海个性内容的变量则是“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类型”。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说,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1994年上海的人均GDP已达15206元人民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GDP占全国二十二分之一;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十四分之一;财政收入占全国八分之一。1995年人均GDP已超过18000元。在这一经济发展水平上,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有其与众不同的独特内容。

      从经济类型来说,上海属于城市经济类型,但传统计划体制下历史形成的大工业基地与市场经济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现代服务中心,使其既不是单纯工业基地型城市经济,也不是“产业空心化”的城市经济,而是工业基地与现代服务中心并存的混合型城市经济,构成了上海城市独特的“二产”与“三产”共同推动的经济结构。

      因此,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有与全国一样的共性内容,又能其独特的内涵。从体制改革的角度讲,上海与全国一样都面临着改变由传统体制内生的粗放增长形态的相同任务,这是共性的问题。但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来讲,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程度以及与此采取相应的结构调整政策、技术政策、人力源泉开发政策等措施则具有特殊性。其次,在中国二元结构背景下,就全国范围而言,我们既要坚持集约增长的方向,又要从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资金和资源相对不足的实际出发,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源禀赋选择不同的技术发展政策,实行资金、技术、劳动力在不同地区的合理组合。但对于上海来说,则要站在城市工业化和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增长方式转变问题,其产业发展要尽量避免与农村工业化发生强烈的碰撞,并符合降低总物耗水平的要求。再则,上海作为一个城市经济,在增长方式转变中不仅有一般意义上的总和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要求,而且也表现在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城市环境、城市空间区域等方面转变的特殊规定性上。最后,上海在全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增长方式转变必须融入全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之中,率先转型,依托外地,带动全局。

      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殊规定性,与其经济发展阶段水平紧密相关。从总体上讲,我国目前已进入了以重化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投资推动发展阶段。上海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从投资总量规模、投资增长速度及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等方面来看,上海目前仍处于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

      (1)上海投资增长仍较为迅速,且规模庞大。1978—1991年间,上海投资年均增长率才28.67%。而在“八五”期间,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额为3831.38亿元,是“七五”时期的1.5倍,年均增长率达46.95%。同时,“八五”平均投资率达到40%,比“七五”时期高出8个百分点。

      (2)投资对上海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之一。“八五”期间居民消费增长相对平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0%,低于经济增长率2.5个百分点;而固定资产投资扣除价格因素平均增长22%,高于经济增长率9.5个百分点。

      (3)以基本建设投资扩张居主导地位。1991—1994年间基本建设投资所占比重仍达到57.83%。199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440亿元,基本建设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为45.7%,而更新改造投资所占比重为26.4%,低于基本建设投资19.3个百分点。

      但上海近阶段的投资推动有其独特的内涵,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投资推动。一般意义上的投资推动大都表现为:(1)主要是工业化的投资推动,大规模投资集中在大工业发展上;(2)大规模投资的主要驱动力,是追求由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提供的规模收益,以及由此带来的产品价格下降形成的强有力的竞争力;(3)大规模的投资使技术被不断物化于物质资本中,从而带动技术进步。然而,上海近几年的投资推动的特点则表现为:

      (1)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投资推动。长期以来上海的投资推动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的发展上,第二产业投资所占比重很高。“七五”期间,第二产业投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60.46%;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有所上升,为38.68%。但在“八五”期间,投资推动则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1991—1994年间,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从56.2%下降到27.02%,年均下降9.7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从41.6%上升到72.71%,年均上升10.37个百分点。

      (2)城市化的投资推动。1980—1989年间,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总计才195.81亿元,而1990—1995年短短五年时间总计就达到861.72亿元。1979—1990年间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平均为16.1%,“八五”期间其所占比重上升为22.57%左右,高出6.47个百分点。另外,“八五”期间住宅建设竣工面积累计达352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累计达696.79亿元,其中后三年投资增长极快,为616.42亿元。“七五”期间住宅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平均为13.2%,“八五”期间其比重则上升为17.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