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剖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戴松若 厦门市计委经济研究所

原文出处:
福建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90年代下半期到21世纪初叶,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这个目标的核心环节就是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一目标的提出,是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战略发展步骤为依据的,即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要在80年代翻一番,在90年代再翻一番,在21世纪中叶赶上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准。

      就厦门的现实状况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我们认为:“21世纪中叶赶上当时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准”这一设想,厦门将提前达到。(1)厦门自1981年创办特区以来,社会经济长足发展,到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84亿元,人均GDP(按常住人口,不包括同安)为15625元/人,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2)1989年厦门已和全国其它35个城市一起,率先实现了小康目标。

      在提前进入小康目标的基础上,厦门将从90年代后几年起进入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新阶段。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九五”及2010年规划将实施步骤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实现工业化(1996—2000年)。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在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初步富裕的目标和全面完成工业化,各项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90年代初的中上水平。

      第二阶段:加速现代化进程(2001—2005年)。本阶段基本实现中等富裕的目标,各项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90年代末的中上水平。

      第三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2006—2010年)。这一阶段要全面实现中等富裕的目标,各项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届时的中上水平。

      将上述三个阶段的任务归纳起来,就是要先全面实现工业化,然后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实现工业化的标志至少有三点:第一,科技水平和主要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准,亦即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第二,将80%的农业从业人口转移到非农业和城镇经济,使农业从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降至20%以下。第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所定义的上中等发展中国家水准。

      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本标志有二个:一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一综合指标上达到当时OECD国家的平均水准,二是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避免西方发达国家种种后工业化社会弊病,实现分配公平,保护生态环境和净化社会氛围。

      我们注意到,无论是国民经济工业化还是现代化,它们的衡量标志中,均采用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人均GNP与经济总量不同,它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和综合性指标。而诸如人均主要产品产量、人均进出口额、人均投资额等则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部性指标。一个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属于发达国家只能用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来衡量,而不能用反映经济发展总规模的经济总量指标。

      事实上,在实践中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中就是采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来划分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的。其资料如下:

      以人均GNP划分国家类别的标准

      计量单位:美元/人

      

      由于人均GNP指标采用的计量单位为“美元”,这里必然涉及到人民币与美元的换算问题,人民币与美元的换算,最直接就是采用汇率进行换算。我们知道,现行汇率受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其它诸如政治、经济形势,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反映问题是比较片面的。所以原则上应采用购买力平价进行计算。但因为购买力平价比值需要通过国内外实证研究得到,各研究机构所得数值差别较大,例如:1990年美国兰德公司认为人民币与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比值为1∶1.25;而同年国内许多机构却采用1∶2.5,所以我们暂用现价汇率进行换算;我们也注意到采用购买力平价计算,折合成的GNP美元数值较大,比现价汇率换算数更易达到目标。

      1990年厦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50.58亿元,年平均人口为110.59万人,人均GDP达4574元,按现价汇率换算(1∶5.2),人均GDP为880美元,这就是厦门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数十年的研究指出,人均GNP达560美元(1979年美元)以后,整个社会经济进入工业化阶段。日本和“亚洲四小”的经济证明,在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阶段后,大约会出现20年左右的高速增长期。GNP的增长速度,将长期维持在10%上下。产业结构中的农业比重将从40%降至10%左右。

      从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看,厦门从90年代初期已进入工业化阶段。在“八五”平均增速25.2%的基础上,“九五”至2010年,厦门的经济仍将保持良好态势。1996—2000年年均递增将达21%,2001—2010年将达15.3%,产业结构由1990年的1201∶51.1∶36.9,调整至2000年的2.5∶50.5∶47及2010年的1.2∶43.8∶55。

      按这样的测算,到2000年厦门的GNP总规模将达480亿元,以现价汇率(1∶8.5)计,可折合成56.47亿美元,2000年常住人口为200万人,因此2000年的人均GDP值为2823美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为4412美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