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令人侧目的“一夜城”,深圳处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我们的生活真称得上舒适、优雅、现代化吗?在可能崛起的华南城市带中,深圳可谓是“前狼后虎”,有可能成为这个城市带中的核心国际性城市吗?深圳的中长期规划是否应更多地考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发展的模式转换?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冷静思考 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是深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中提出的奋斗目标,但何谓“现代化国际性”,深圳是否已经现代化,其经济社会国际性程度如何,深圳在多远的将来能够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深圳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发展模式及因应对策又如何……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振奋之余作理性思索。 一、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目标模式探索 传统的国际性城市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区位优势。国际性城市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以中纬度为主)的大陆或海岛,温带湿润气候是最佳的气候条件,另外,中心的地理位置也是重要因素。(2)制造业中心。在第一个国际性城市时代,制造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服务功能。(4)辐射功能。国际性城市一般都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对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产生影响。(5)优良的人口素质。指拥有一支能不断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与不断更新的劳动人口。 然而随着第二代国际性城市的崛起,传统国际性城市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冲击与挑战,具体表现为:一是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产业革命,导致许多以制造业为主体,以工业化秩序为基础的国际性城市渐趋衰败;二是自然地理位置对国际性城市的制约大大减小,而更多地是一种由电子通讯和空中运输体系构成的“人工环境”;三是新型国际性城市发展更多依靠人工优势。未来的城市国际化体现在一种适合于知识活动的社会环境,拥有国际化的通讯网络和便捷的空中交通,以及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扩张和相关企业和产品的国际化;四是良好的文化氛围和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成为新型国际城市追求的目标;五是新型的国际性城市不再是有形资本的集散地,而不断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生产和分散知识与信息产品的中心,这里是跨国公司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金融资本、信息与人才的流通高度开放。未来国际性城市的变革周期将远远快于传统工业的生产周期,而且其生产力正源于日新月异的变革。 综上所述,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就是指那些国际知名度高,经济实力强大,服务功能现代化,城市特征独特,经济社会影响和作用的辐射空间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区域或本国,而在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发挥较大的作用,成为国际性人、物、资金、信息流的聚集地,各种功能兼备或成为一种或多种国际中心的城市。其基本特性可简要概括为:经济国际化程度高;服务功能现代化或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最重要的经济社会指标达到国际公认的标准;拥有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国际性市场体系;拥有大量跨国公司、银行、国际组织、外国政府派出机构,并经常地组织商贸活动,有较强的国际行为能力;具有独特的城市特点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具有良好的国际交流环境及居民有使用各种语言的能力。以上所述,未必可能求全,也非所有国际性城市的共有标准,由于经济发展和历史延续的差异,各国际性城市也可能在某些方面独具特色。 这里必须特别指出,传统国际城市发展模式的转换对深圳制定迈向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具有耐人寻味的启发。 二、对当前深圳经济生活现代化及国际化程度的判断 对现状作出判断之前,有必要对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界定。首先是“现代化”和“国际性”的区别,“现代化”一般就城市整体发展水平而言,而“国际化”就该城市对国际事务参与度而论,“现代化”既是一种时间判断,又是价值判断,具有很强的时间性,而“国际性”是一历史范畴,自古有之。相对所处时代,某城市可能是国际性的,但难以称之为“现代化城市”。从发展的角度看,“现代化城市”是所有发展中城市的共同目标,但并非所有的现代化城市都是国际性城市;其次,“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和“国际性大都市”的概念也有不同,前者相对后者,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结构较简单,经济社会影响也较差,而“国际性大都市”应是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的佼佼者,经济实力相当强,往往兼具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交通运输中心及旅游中心之功能,不仅在本国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所在区域的邻近各国经济乃至于世界经济都产生重要影响,它的重要侧重于城市规模、容量、结构和形象而言,除了本身的人口和面积外,还要有向外延伸的广泛空间,即大城市的连绵区。由此看来,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只是向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过渡性阶段。从历史和现状分析,上海定位为努力建成国际大都市是合理的,而深圳市委二届二次全会把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则比较科学。 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定性的描述多,定量的分析少。为此,笔者采纳了一些公认的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行考虑,对深圳市经济社会现状和“九五”及2010年远景目标作初步分析。表一列出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阿历史斯·莫克尔斯教授提出的现代化的初步标准和深圳市的对比情况,在十项指标中,深圳有三项重要指标达不到标准。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还选择了一套“80年代末、90年代初现代国家的10个方面40项标准”(相当于目前发达国家水平,见表二)进行量化分析,这套指标体系包括“软”、“硬”指标两个方面。“软指标”主要指“政治方面”和“人的发展方面”,因涉及内容过于广泛、复杂,这里不作详细分析,但肯定有许多待完善之处;而在另八项“硬指标”方面,相对前一指标体系,就严格多了,深圳除了经济实力远不够外,特别在社会、科技、文化方面差距甚大,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基础设施、环境及经济结构等方面,经过努力,我们还是可以实现目标的。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场”、“排头兵”,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经济社会的外向度又是国内其他城市难以比肩的,这又是深圳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