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实质性增长阶段方略初探

作 者:
庄崚 

作者简介:
庄崚 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办公室

原文出处:
特区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6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实质性增长(Essential Increasing period)是指一个经济特区或开发区,经过创立初期以内外基建投资为主的形态及项目开发后,开始立足于自身的功能开发与技术创新而获得集约增长与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阶段。实质性增长阶段是检验国家设立某一特定经济特区或开发区的预定目标,即外引内联,加速与世界经济接轨,推动国民经济整体可持续增长能否实现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特区开发区自身兴衰成败的关键时期。

      依据当代国际国内经济特区开发区的实践经验,从创立初期的形态性增长阶段,转入实质性增长阶段一般需要经过8~12年。如微电子等产业为主的韩国马山出口加工区用了9年,以加纳利国际商务中心为主要功能载体的英国伦敦码头开发区(LDDC)用了12年。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我国于80年代初设立的首批经济特区一般用了10年左右。

      1995年上海浦东新区国内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291.2亿元增长到411.8亿元,然而增长速度却从1993年、1994年的30.2%、28.6%放缓至22%。与此同时,在GDP构成之中,房地产开发及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之比重有较大下降;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贸易、信息产业比重急速上升。这标志着浦东开发已提前迈入实质性增长的新阶段。本文拟对浦东开发新阶段的表现特点、内在规律及对策方案进行粗浅的探讨,为浦东开发争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抛砖引玉。

      一、实质性增长阶段的若干特征及规律

      1、增长速度上从低起点上的超高速增长向已有规模上的高速增长转化

      创建初期的超高速增长是由于国家设立特区开发区的政策所驱动,大量外资内资急速涌入“抢滩”,筑楼、开厂、办公司,加上开发区内大规模市政通信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所造就的超高速度。这种速度,在开发前经济相对发达的上海浦东新区达到30%以上,在起点相对较低的深圳则可突破50%。但是当进入实质性增长阶段后,上述的超高增长速度不可能长久保持,而是必然会回落到已有规模上的高速增长,从而呈现明显的增速落差。

      2、增长方式从低层次产业结构为主的粗放型增长向高层次产业结构为标志的集约型增长转化

      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化是实质性增长阶段的又一个关键特征,浦东开发以来,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20.1%上升到1995年31%,年均递增40%;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76%下降到1995年的68%,但绝对值增加了232.9亿元,体现着上海技术优势及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附加值高创汇率产业迅猛增长,以金融创新与现代金融服务为标志的国际金融及服务贸易日益繁荣,各种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以最优配置。1995年浦东新区外贸出口总额达24亿美元,占全市比重为1/5,过去三年中年均递增约65%。

      3、增长动力上从资金技术人才的外引内联向着“第一生产力”开发的内生变量转化

      来自世界五大洲及神州大地的资金、技术、人才是浦东开发初期最主要的增长动力。到1995年底,累计吸引的外商投资多达3500个,外商投资涉及工业、金融、商贸、房地产等众多领域,协议总投资额达142亿美元,直接吸引外资91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33%和27%。累计新区的内联企业4399家,吸引内地资金290余亿元。它们对浦东开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实质性增长阶段的到来,浦东新区自身内在动力的开发已提上了急迫的议事日程,如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的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小区产值已超百亿元之巨,由区内集聚的现代通讯、生物医药、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自身开发配套能力及增值能力与日俱增。

      4、增长环境上从超国民待遇的地区倾斜向“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功能先试转化

      开发初期的适度的减税让利对于吸引外资加速开发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如即使象美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80年代中还颁布实行10多个“企业区”税利优惠政策。但是这种“优惠”对于国际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国际金融财团而言,其层次及吸引力还是偏低的。浦东开发迈上实质性增长阶段之时,应对此有所突破。在开发环境优惠政策上,强化功能先试,即从以减税让利为核心的我国对外开放第一代优惠政策向以率先“按国际惯例办事”,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功能先试权为核心的第二代优惠政策转变,着重探索各种符合国际惯例的改革开放先试权,如本币自由兑换、中外合资外贸及离岸金融特区等。

      5、增长机制上从土地滚动财税支持向自乘开发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转化

      与创建初期形态开发为主向实质性增长阶段功能开发为主、形态开发为辅转换相适应,在增长机制上也将从土地滚动加财税支持的模式向自乘开发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模式飞跃。土地批租曾是开发初期各特区用以取得弥补国家有限的启动资金财税支持,加快开发区创建,特别是大规模市政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但出于开发程度及级差地租规律所决定,批租价较低,无法满足实质性增长阶段的需求。

      自乘开发是实质性增长阶段的主导机制。自乘开发机制是指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依据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态势及浦东实际情况,在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下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织方式和实施手段,瞄准当代高新科技制高点,高度有序地展开总体外经外贸,以当代高新科技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财团为主要对象,全力引进消化,在此基础上强化自主开发创新,实现自身素质高速自乘,并借助“国力工程”及高新支柱产业化将其转化成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大比较优势。通过集约的产业收益及金融贸易服务收益,集聚开发区纵深发展的充裕财力,自我造血,良性循环,并日益拓展向内地及海外的投资,增强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