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增创特区新优势

作 者:

作者简介:
姚立新 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

原文出处:
福建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6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特区已经进入到“提高整体素质,增创特区优势”的新发展阶段。

      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有如下几个特征:其一是内在性,就是要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苦练内功,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试验场”功能,在经济特区现有优势(主要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区”的政策优势、经济体制改革领先一步的优势、特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领先的优势、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备的优势、思想观念较新、改革意识较强的优势)基础上增创特区的新优势;其二是整体性,即增创特区的整体优势。正如江泽民同志1994年6月视察广东、福建时指出的,“经济特区已经进入了提高整体素质、增创特区新优势的新阶段”,强调特区“主要应通过深化各项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全面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完善投资环境、增进经济效益、健全法制规范、使整体经济水平再上新台阶”,增创特区各方面的综合优势;其三是独创性,即增创我国特区的新优势,要从中国的国情和特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经验,进行开创性的工作,增强特区建设和发展的新特色。其四是战略性,就是要以更广泛的时空观,着眼于特区更长远的发展,从特区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和充分发挥特区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功能作用的高度来看待新一轮的特区增创新优势。

      一、充分发挥改革开放“试验区”功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创体制优势

      经济特区在十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全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作出了贡献。对照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和当前形势要求,经济特区在这方面进行改革开放和试验的任务仍然很重。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中央允许它可以进行超前改革开放试验,这是长期存在的最大特殊政策优势,这种政策优势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新一轮的改革开放需要更高层次的试验。中国将要实行的国际上通行的惯例和国内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需要的改革措施都可以先在特区进行试验。经济特区可以在国家基本政策的基础上,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密切结合中央关心的全局性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在改革开放中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为中央的决策和内地的发展探索一条新路。经济特区应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继续进行积极探索和超前试验,继续发挥“试验场”和“排头兵”的作用。这是增创经济特区新优势的重要一环。

      从政策优势走向体制优势,从体制优势再进一步走向新的政策优势,将是中国经济特区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选择。要增创特区新优势,主要不能再靠中央给予优惠政策。在此大背景下,特区进一步发展的主动力历史地落在了构造体制优势上,即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特区要继续“特”下去,就必须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在如何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试验场”作用上把文章进一步做深、做足、做大,增创体制优势。沿着这个思路,经济特区完全能够继续“特”下去。为此,特区还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新体制和具有中国经济特区特色的经济运行机制。

      二、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以更广泛的时空观实事求是地规划特区的发展战略,增创特区发展模式的新特色

      所谓特区的区位优势是指特区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和人文地理位置(亦称区位)对该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比较有利条件。中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区位条件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五个经济特区又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位于迅速发展的亚太经济圈的中部,具有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优越条件。特区的区位优势是独特的,而且正在进一步加强,这一优势仍将存在较长时间。

      我们要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增创特区建设的新特色和发展模式的新特色。在新的发展阶段,各个特区应当走上“特色型的发展”道路。这种“特色型的发展”应该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是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形成和加强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特色,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经济特区对内地经济起到窗口、辐射和带动作用。这是中国经济特区的一大特色。在特区的开放过程中,出现了“外引”和“内联”两种基本形式,在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中外”的发展模式,即指充分利用特区优势,依托内地,面向海外,形成内地——特区——国际市场生产要素流动和跨地区组合的横向经济联合新格局。这种发展模式既有利于特区依托内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壮大特区的经济实力;又有利于特区发挥其功能、政策、区位等优势,带动内地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外引”和“内联”不是相互割裂的,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应以特区为纽带实现有机结合。在处理特区的“外引”与“内联”的关系中,要把“内联”放在与“外引”同等重要的位置,继续强化中国经济特区的特色。其二是各经济特区在今后迅速扩张经济总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要形成各个特区的发展特色。中国五个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经济结构、经济外向型的程度与特点、经济发展速度、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对内地辐射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差异。特区今后的发展要从全国改革开放的宏观形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创各自的发展特色。也就是说,经济特区要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根据自己的区位条件、所处地区的人文和经济环境特点及特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站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分工的格局中,进行经济特区发展的再定位工作,制订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的科学性的发展战略,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