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虽不是一种古老的经济形式,但就它的近代形式而言,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在不断地设立和发展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已经并将继续对国别经济、区域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轨迹 纵观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呈现两种不同趋势。首先,从时间上看,世界经济特区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呈阶梯形序列;其次,从空间上看,世界经济特区从少数范围向多数范围、从相同范围向不同范围发展,呈扇面形序列。 (一)时间——阶梯形序列 1.第一阶段(1547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547年,意大利宣布布雷格亨港为自由港,这是为史学界认同的世界最早的经济特区。继后,经济特区便以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出现在欧洲一些著名的城市,如意大利的里雅斯特、罗马;西班牙的直布罗陀;南斯拉夫的飞伊梅等港口。截止二战前,全世界已有26个国家共设立自由贸易区75个。 2.第二阶段(二战结束至50年代末),这是经济特区在世界范围内恢复和大发展时期。这个阶段,世界经济特区大发展的特点是重建与新建并举,开始了从传统的进口替代型自由贸易区向出口主导型出口加工区的演变,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3.第三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末),全世界出口加工区发展到了70多个。这种新型经济特区是一种工贸型经济特区,兼具工业与出口贸易两种功能。它适合于有低廉劳动力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但却缺少资金和技术的发展中国家。 4.第四阶段(70年末至今)这一阶段是经济特区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发展的时期。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下,许多出口加工区正转向升级,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过渡。科技化倾向促进了科技工业园区的兴起。同时,这一时期的经济特区亦朝着多功能、综合型方向发展,兼有转口、加工、旅游和科技开发等多项功能。 (二)空间—扇面形序列 1.超越自然地域的限制 经济特区已从西欧扩展到世界五大洲,设区国超过目前世界国家总数的一半,达到近90个。 2.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据1986年统计,在世界上82个国家设立的602个经济特区中,15 个发达国家设立了183个,占30%;67个发展中国家共设立419个,占70%。实践证明,经济特区的建设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3.超越社会经济制度的限制 20世纪70年代以前,经济特区只建在资本主义和带有浓厚前资本主义色彩的国家。进入70年代,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相继兴建和试办了各类经济特区。 二、世界经济特区的类型 经济特区具体形态繁多,名称各异,按主体活动经济性质的差异,可将各种经济特区划分为以下四种: 1.贸易型经济特区 贸易型经济特区以减免税为主要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外贸、外轮和各种商品,发展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是一种以商业盈利为主要目标的经济特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自由关税区、自由边境区、自由储存区、自由银行区、自由保险区、自由企业区和海关仓库等均属此类。贸易型经济特区,经营范围主要在商业、金融、保险等流通领域,它往往不能同中心城市或毗邻地区的工业发展有效地协调起来,因而也就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向附属地区“传播收益”的功能。目前,设有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的国家或地区,大多是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世界150多个自由贸易区中,14 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95%左右。此外,少数发展中国家因国内经济实力差,无完整的工业体系,只能利用某些区位优势来发展以直接获取商业性收益为特征的贸易型经济特区。如非洲国家的一些过境区等。一般说来,20世纪50年代以前,各种称谓的经济特区都是贸易型的。50年代以后,贸易型经济特区的发展在规模和速度上出现减缓,构成该类型的诸形式开始朝着混合化、综合化的方向转轨。 2.工贸型经济特区 工贸型经济特区以减免关税和所得税为主要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在区内投资、生产和出口各种加工制品,它把贸易型的经济方式与生产型的经营方式结合起来,兼具工业生产与出口贸易两种功能,是一种以生产收入为主要目标的经济特区。它的基本形式是出口加工区,还有自由工业区、投资促进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形态。工贸型经济特区,经营范围主要在工业、农业等生产领域,它必然或大或小地对毗邻地区经济产生辐射、扩散效应,具有作为宏观经济促进器的作用,因而往往被看作刺激国内经济发展的基地或“增长极”。这类模式多见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都不甚高,但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一些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世界360多个出口加工区中, 几乎全部属于6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目前,工贸型经济特区处于相对饱和时期,其正经受着相持阶段的稳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考验。 3.综合型经济特区 综合型经济特区是在贸易型、工贸型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更先进的新型经济特区,它横跨生产、流通两个领域,既可以以生产出口商品为主,也可以以发展商品贸易为主,也可以以发展商品贸易为主,同时发展工、商、农、牧、旅游、金融等各项业务。由于综合型经济特区具有多行业、多部门、多功能的优势,它能够灵活适应国际经济调整和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在各特区间激烈竞争的态势下不断创新,因而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且,综合型经济特区还可以对毗邻地区乃至全国经济产生广泛影响。目前,世界上综合型经济特区为数极少,却代表了经济特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从各国实践看,综合型经济特区的建立必须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在条件不具备时一味追求设区的“大而全”,是搞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