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6年开发 保持强劲势头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深圳特区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6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综合实力迅速增强 ●产业结构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初成框架 ●重点小区开发取得实效

      本报讯 (记者朱文蔚)自1990年4月党中央、 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短短6年间,浦东新区取得了光辉业绩。 上海市副市长赵启正在谈到“八五”期间浦东开发成就时指出:6 年开发,浦东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而这个良好的态势有赖于五大动力。

      “八五”时期浦东新区取得的成绩,赵启正认为集中体现在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基础设施、重点小区开发等四个方面。

      ——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新区国内生产总值已由1990 年的60 .24亿元增至1995年的41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22.6%;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8.1%提高到16.7%;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7000余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9000余元,较1990 年净增2.2万元。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经济运行的质量和素质同步提高,全年工业劳动生产率由1990年人均增加值1.8万元提高到1995 年的6.1万元。

      ——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0年的20.1%上升到1995年的31%,年均递增30.8%;第二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的出口加工业为主导,正在加速重整和创新的过程,其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1995年的68.6%,但绝对值增加了236.47亿元;外引内联为新区经济增长增加了巨大的结构活力,到1995年底,累计吸引的外商投资项目已达3501个,协议总投资额达142.45 亿美元, 直接吸引外资91.41亿美元,占上海全市的比重分别达34%和29%。 进入浦东新区的内联企业累计达4229家,吸引内地资金136.32亿元;1995年新区外贸出口总额达24.76亿美元,占全市比重为21.4%,过去3 年年均递增约56 .3%。

      ——基础设施初步形成构架。“八五”期间,浦东新区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0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6 %。杨浦大桥、外高桥新港区等大量基础设施的高速优质建成,为中外资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投产运营提供了良好的硬环境。

      ——重点小区开发取得实效。到1995年底,各重点小区已开发面积达18.9平方公里。金桥出口加工区进区项目达292个, 引进著名跨国公司项目46个, 年工业产值达到123 亿元; 外高桥保税区进区项目已达2227个,进出口货物总值达到9.3亿美元;张江高科技园区加速开发, 目前已吸引20多个中外项目进区发展。

      赵启正认为,值得强调的是浦东新区不仅按国家整体推进的改革部署积极实施,而且大胆探索具有浦东特色的“自选动作”,率先改革取得突破:在政府层面,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构想,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加速开发建设的行政管理体制,取得了简政高效的效果;在企业层面,率先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制了一大批股份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公司,并正在组建富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在市场层面,积极引入上海的证券和期货交易所,探索建立建筑保障制度;在开发机制上首创了土地空转、批租实转、成片规划、滚动开发模式。这些改革动作和创新机制的适时推出,为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组织各种投资力量、大面积启动新区的开发建设创立了体制的活力和机制的优势。

      1995年是浦东新区为实现“八五”奋斗目标全力冲刺的一年。赵启正说:浦东新区按照“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性的进展:

      一是市场发育日趋成熟。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东迁、日本富士银行落户浦东为标志,国内外金融机构近悦远来,金融市场十分活跃。到1995年末,新区的存款余额为670.96亿元,贷款余额为533.69亿元,资金拆借发生额约13亿元。证券交易量达2600亿元;生产资料交易活跃,外高桥保税区生产资料市场全年交易额达12.6亿美元;劳务人才市场渐趋规范,近两年多来,新区已引进全国各地的经营、管理和科技人才6000多名,同时为全国9个省市培训干部达1500多名, 初步实现了新区人才开发的市场化配置和人才的辐射功能。

      二是对外开放继续扩大。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及新一轮十大基础设施规划带来的巨大土地增值潜力和广阔的市场辐射力,特别是去年9 月中央关于开发开放浦东新一轮政策的公布,使外商投资激增,1995年累计签订外资项目838个,外商直接投资额达32.56亿美元,并有6 个国家首次投资新区,使前来浦东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53个,落户浦东的世界著名跨国公司达70余家。

      三是“列车工程”实质启动。以重点开发公司为龙头,带动周边各乡镇共同发展的“列车工程”取得实效。新区乡村工业制止了增速的滑坡,总产值达221.47亿元。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业总产值达4.8 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全面增长, 工农业总产值仍然保持全市各郊县之首。

      赵启正最后着重指出,浦东新区开发6 年来之所以一直能保持强劲的势头,源于五大动力。动力之一来自中央赋予浦东开发开放的“龙头”地位。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优惠的配套政策有力地启动了浦东开发这一跨世纪的宏伟工程,为新区的规划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动力之二来自上海市委、市政府“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方针。通过实施浦东与浦西在区域功能、城市建设、产业配置和体制政策上的联动,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浦东的开发进程。动力之三来自新区大胆探索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率先推进“企业、市场、社会、政府”四位一体改革,形成了巨大的体制活力。动力之四来自持续的高强度投入。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招商引资大项目的不断进入,引起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新经济生长点的相继崛起。动力之五来自深圳、珠海等特区的率先示范与宝贵经验,从各个方面给了浦东开发开放极大的启迪与鼓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