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厦门建成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的探讨

作 者:
康涛 

作者简介:
康涛 厦门市计划委员会

原文出处: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6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九五”至2010年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时期。中共厦门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将厦门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的宏伟目标。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应采取哪些具体对策,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建设现代化、国际性的港口风景城市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1、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需要。厦门经济特区建设14年来, 在中央的优惠政策、灵活措施的支持下,特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厦门面临争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历史任务,必须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上做文章。这就要求我市在产业水平、对外开放力度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要求建设现代化、国际性的港口城市。

      2、是大力开展对台经贸、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江总书记在视察厦门经济特区时强调经济特区三个不变,其中之一是在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厦门经济特区最重要的历史任务就是发展对台经贸,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此,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围绕港口的软硬件开展工作,建成现代化、国际性的港口,成为连接两岸的桥梁和纽带。

      3、是新形势下经济特区起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需要。 厦门特区要起示范作用,就必须加大开放力度,迅速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起辐射和带动作用就要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建立强大的港口基础设施,大规模、高技术、联动性强的临海重化工业和高水平的第三产业。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建成现代化、国际性的港口城市。

      4、是厦门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厦门要迅速扩张经济总量, 建立起强大的工业和服务业格局,完善人民生活保障体系,必须利用外向型的港口,通过外引内联,迅速提高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水平。

      5、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需要。 厦门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使自己的经济和社会事业迅速与国际联接,提高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二、实现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目标的可能性

      充分发挥厦门经济特区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环境中对我有利的条件,就能在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的宏伟目标。

      1、厦门港有条件成为国际海运直达港

      (1)厦门港阔水深,不冻少淤,有234 公里的深水岸线, 可建约60个万吨级泊位,最终吞吐能力可达1.8亿吨。所以, 虽然厦门港不可能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转港,但具有成为国际海运直达港的客观条件。

      (2)厦门港将成为区域性的国际贸易中转港。目前, 厦门港已与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独联体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港口通航,今后可以争取开通国际直达航线,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北仑港至广州港之间的枢纽港,承担本区域各港的集散功能。

      2、到2010年厦门可以基本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1)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发展报告资料,1992年中等收入国家的下限是人均2695美元,如果我们按年均4%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 该下限应是5460美元。预计厦门市届时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10944美元,远远超过目前3000美元国家届时的现代化标准, 是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的2倍。

      (2)产业结构基本实现高级化,三次产业的比例可达到1 :44 :55,第一、三产业所占比例均符合标准的要求,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先进技术型工业成为第二产业的主体,占工业总产值的75%,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40%左右。市场体系较健全,并与国际市场对接,形成区域性的以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为主的商务中心。

      (3)厦门将形成空港1000万人次以上, 海港货物吞吐和集装箱装卸能力分别达1亿吨和160万箱的规模,并构建起以鹰厦铁路、赣龙厦铁路、厦龙梅铁路、沿海高速铁路和以“三南”公路、沿海高速公路、319、 205、324国道等主干线为主的区际陆路交通网。目前,国家已将厦门定为金桥和金卡工程的试点城市,规划期内将建成容量150 万门的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和以金字工程为主的信息高速公路,从而形成海、陆、空、公、铁、水立体交通网络及卫星和光纤通讯为主的立体通信网络。

      (4)预计2010年,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科技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将达到65%,达到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七大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可以接近或达到届时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持续发展战略将得到实施, 各项指标已达到或将在规划期内达到现代化的要求。2010年居民人均收入达到约2500美元;非农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可超过70%;由于1996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故2010年完全可以基本扫除文盲;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80%,上述指标均可达到要求。而下列指标则已达到要求:目前厦门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人数已超过15%,每个医生服务人口已达412人; 人口平均寿命已超过70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45‰;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生活服务体系将更健全,环境将更优美,社会保障体系将更完善。

      3、在规划期内,厦门将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城市

      (1)厦门目前已向全世界开放,虽然限于形势和外部条件制约, 尚主要针对港澳和东南亚,但已逐步与欧美日等国形成较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这些国家的一些大财团、大商社纷纷投资厦门,与厦门发展贸易往来。如林德、松下、ABB、柏恩氏等陆续落脚厦门, 随着厦门对外开放的发展,必然形成厦门与国际社会的广泛融合。厦门将在2—3年内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2010年内形成较为健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与国际惯例接轨。目前厦门工业的外向度也较高,三资企业产值占乡以上工业产值的70 %以上, 工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产值的45%,而且这两个指标的年递增速度都较高,预计分别占95%和70%。厦门的科技进步也主要是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和外资直接投资中带进的技术。厦门的商业将成为区域性的购物中心,外贸进出口额已占全国大中型城市的第四位。外合资银行14家,在全国居3位, 且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必然带动大量外资商业银行的跟进。同时,信息、旅游和博览业也会随之大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