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经济特区经过15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后,如今似乎已进入了一个经济的“发展高原”。 1980年以来,汕头经济特区利用其侨乡优势、历史开放港口地位和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等,几经扩大特区范围,努力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十多年来,全特区共建立外商投资企业2447家,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到1994年,整个特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111.60亿元人民币,人均10993元人民币,进出口总额为41.9 亿美元,预算内财政收近14亿元人民币。在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的同时,汕头特区还通过积极发展“外引内联”,带动其周边地区和内地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其骄人的发展足迹。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汕头经济特区忽然感到,在新的发展时期中,难以把握住新的发展路向,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优惠政策不断淡化。进入九十年代,国家进一步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地区部分城市,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突破原先只向南、特别是向几个特区倾斜而走向全方位的开放,由于原来只用于特区的某些优惠政策已经向全国其它地区普及,对特区来说,原来自身所独享的优惠政策也就相对淡化了,从而使其发展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二是投资环境出现“退化”现象。在开放伊始,汕头经济特区由于历史上曾是中国一个著名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在对外联系方面具港口及人文条件好等优势,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内现在许多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对外联系的条件及投资环境均有很大的改善,而汕头特区由于其与内地的交通线路网不发达,对海外交通也因原来港口条件所限而备受影响。同时,土地资源有限,工资水平也较高,使其与内地其它地区在投资环境方面出现“此消彼长”的关系,投资环境与其它地区相比,相对优势在减少,也即出现所谓“退化”的现象;三是发展目标“迷化”。汕头特区创建之后,一直发挥着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窗口”、“扇面”的作用和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的作用。在全国走向全方位开放的今天,各地对外沟通的“窗口”和渠道多了,充当改革开放的试验地区也多了,这就使得身为特区的汕头,在发展定位上不知如何是好,也即在定择方向上处于迷惘的状况。 面对这一发展状况,政界及学术界人士有着多种多样的见解。有人认为,汕头特区处于“发展高原”是因为中国经济特区已完成了其伟大的历史使命了。更有人指出,中国“返关”必须在全国的范围内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故特区将随着中国的“返关”而自行取消;也有人认为,目前汕头经济特区与其它地区相比,其优势在于其还保留有在改革开放方面的试验权,不得再享有其它的特殊政策,而应靠其目前最大的优势——十多年来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水平较高为基础来发展本地经济。这显然是一条非经济特区发展道路。本人认为,以上的这些看法,足以反映目前中国的经济特区政策还不十分成熟,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深受当前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偏紧的左右。此外,第一种观点还明显是对“关贸总协定”缺乏全面了解,而其它观点则在讨论经济特区的发展时,又显然是对经济特区的概念存在着明显的认识不足,大有将经济特区仅仅理解为改革开放“试验区”之嫌疑,实属离开“特区”来谈经济特区的发展。 对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本人认为,应从经济特区的属性和发展规律来认识。 现代经济特区的发展,是世界经济体系的运动和发展的产物。二战以来,正当世界经济因步入生产的国际化和国际分工的精细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协作和联系越来越密切而得到更好发展的时候,各国为了保护国内的产业、经济少受外来因素的冲击,也纷纷筑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藩蓠。自此,对外开放、经济合作与贸易保护这对矛盾便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由于经济特区在海关管理上的“不设防”特点使其具有为相互设限的各国提供相互进行沟通的渠道和机会。故此,为化解这一矛盾,全球除涌起世界经济区域化的浪潮外,更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至80年代中期,全球的经济特区已发展至好几百个,这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可以断言,只要贸易保护主义哪怕有蛛丝马迹片影存在,经济特区便有生存的环境和发展的必要。发达国家是这样,发展中的国家也是这样。开放度及经济发展水平极高的美国,目前就设有各种对外贸易区270个以上。可见, 对于对外开放程度还十分有限的中国来说,经济特区并没有完成其历史使命。相反,为更好地进行对外联系和沟通,发展国民经济,不单需要巩固目前的几个经济特区,而且还需要在其它地方设置更多的经济特区。 汕头举办经济特区的众多的有利条件已早为世人所共知。在整个特区发展历程中,已取得了辉煌成就的汕头经济特区,毫无疑问,在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走出“发展高原”时,不应为国内经济发展周期所带来的暂时的负面因素所影响,委曲求全地向沿海非特区偏转,而应该理直气壮地举起经济特区的旗帜,通过发展特区经济继续维持其在中国经济体系中发挥其固有的作用。走出当前的“发展高原”,必须坚定不移发展特区经济。 确定了以经济特区为发展方向,汕头必须为建设好经济特区创造好相应的良好的投资环境,这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争取特区优惠政策。由于经济特区实行的是具不同深度的、与非特区不同的海关优惠政策,故它的设立一般都得有与非特区之间相隔离的条件。这可以说是经济特区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国际惯例。这一最为起码的常识,由于人们在计划色彩十分浓烈的年代中,为追逐一些特殊的利益而忘得夷尽。汕头特区的面积,由80年代初的1.6平方公里拓展到84年11月的52.6平方公里, 以至91年以后的234平方公里。在扩大特区面积的同时, 汕头特区的隔离环境也在不断地弱化。可以说这是在走一条由“特”向非“特”,也即是向一般地区转化的不明智的非经济特区化的道路。深圳、珠海和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就十分注重特区环境的塑造,均于前些时候将自身的特区隔离网建造起来了。海南经济特区又因有岛屿这一天然的屏障与其它地区相隔离。这就使得这些特区在国家经济环境转好,国家的特区政策走向成熟以后,它们能捷足先登,能有一个适宜特区经济发展的环境作基础,以继续维持经济特区的地位。以其它几个经济特区为借鉴,汕头经济特区应尽快营造一个能与一般地区隔离开来的封闭环境,以便能更好地发展特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