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从原先的“优惠型”跨向“功能型”特区,成为外向型先进工业基地、开放型金融中心、区域性港运枢纽、辐射性国际商埠 深圳经济特区经过15年的开放、改革、积累、发展,已从原先的“优惠型”特区跨向“功能型”特区。此间行家分析,深圳特区在培育自身功能、增强对国内外的吸纳力和辐射力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一个外向型先进工业基地在这里崛起。深圳特区贯彻了“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着力引进和兴办高新技术产业。目前,这里已有18种产品成为我国主要的生产出口基地,其中计算机软盘磁头年产量居世界第三,钟表和自行车年产量占世界1/4, 液晶显示器年产值占全国的90%,软盘片、电话机年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程控交换机、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的生产销售都在全国占了相当大的份额。在刚过去的一年,深圳市工业总产值达798亿元, 其中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占21%。多年来,这里的工业品出口值一直占了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一个开放型金融中心在这里奠基。深圳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资金“切块”管理的特殊政策,对国家专业银行进行了大胆改革,加速企业化、商业化进程,并积极推行资产风险管理办法,使这里的银行运作与国际市场相接;同时积极发展地方商业银行,将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平安保险公司办成了在国内颇具影响力、效益甚佳的金融企业。深圳还努力优化金融投资环境,吸引海内外金融机构到此“落户”,日前,已有48家来自日、美、英、法、德、荷、新加坡等国的外国银行在这里设立了分行或代表处,50多家香港和海外证券商成为深圳B 股的承销商和经纪人。深圳各金融机构也主动向境外海外发展,现已在全国38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分行或代表处,在美国、新加坡及香港设立了分支机构,并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业务代理关系。 一个区域性港运枢纽在这里兴建。深圳凭借其毗邻香港、港口优良的地理优势和率先开放的有利条件,引进境外资金和筹集本地资金,十多年间共投入40多亿元,建起了拥有8个商业港区、24 个万吨以上泊位的大港;去年港口吞吐量3000多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28.3万标箱。再加上全国最大的陆路交通口岸——深圳皇岗口岸,全国五大繁忙空港之一的深圳机场,连结内地的全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和广深高速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网络。 一个辐射性国际商埠在这里形成。随着深圳的工业基地、金融中心、港运枢纽三大功能的日渐成形,以及深圳旅游文化日趋发达、城市各方面服务功能的日臻完善,深圳特区已由兴建初期的单纯的“购物天堂”,发展成为海内外客商云集的大商埠。国内各省市县纷纷到这里办展览,促销售,招商引资,兴办合资合作企业,捕捉国际资金、科技、资源信息;国外商人和财团纷纷在这里设立办事机构,寻求投资机会,兴办三资企业。 深圳已真正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四个窗口”,并以此地为试验场,博采中外之长,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新华社深圳3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