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1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和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来,长江的开放开发进入新阶段,沿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开放开发中一马当先,成为长江开放开发的先导力量。 (一)沿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长江开放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就像沿海开放开发离不开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特区一样,长江的开放开发也离不开开发区(特区、开放区、开发区)的牵引。开发区的功能决定了开发区在长江开放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⒈开发区是长江经济带中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域内开发区已开始由前期的集中投入转向产出大幅度增长,或边开发边收益,推动着域内各地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各地的开发区发展速度均超过普区发展速度,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如上海浦东新区各项主要经济发展速度均高于上海市平均发展水平,以1992年数据为例,1992 年浦东新区国民生产总值比1991 年增长21.2%,比全市增长速度高6.4%,第二产业高4.9%,第三产业高8.3%,工业总产值高6.9%。外商直接投资高579%。 ⒉开发区遵循市场法则运行,对普区(非开发区、非开放城市等)的体制转换发挥示范效应。长期以来,长江流域各省一直是受国家计划调控最为密集的区域,特别是农副产品(如棉花等),原材料等一直受到国家高度计划的严格控制,造成域内各省的计划经济影响深远,体制转换任务繁重。开发区从“圈地”到“七通一平”便不同于旧体制,它的微观基础多是以多元产权构成的股份公司、三资企业、民营或私营企业等独立经济实体;政府主要是运用各项政策对开发区企业进行间接调控。这种新体制建立的开发区,为旧体制改革提供示范,具有体制(或制度)创新功能。对普区政府的职能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⒊开发区的兴建,体现各地冲破“内陆”意识和“等、靠、要”的束缚,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全面开放开发起到积极作用。与沿海相比,长江流域多属内陆地区,“内陆”意识和长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严重制约长江的开放开发。80年代,国家与地方的分权改革,增强了地方经济的自主能力,但基本上局限在省和计划单列市一级,省区以下的市县还在“等、靠、要”以求发展,随着90年代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长江流域的自主开发意识才开始渗透到域内各地,而这一功劳则主要归功于各地兴建的开发区。他们自觉行动起来,通过兴办开发区,寻求依靠自身力量加快发展的途径。 ⒋开发区的大规模兴建,对加速长江流域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具有战略性意义。从事农业的人数减少,一部分农民转向以工业为主的领域,这是一个区域走向发达的表现。目前,长江流域农业人口仍然偏多,城市化进程的滞后造成土地利用的不经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产业结构推动过程中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开发区的出现是我国继乡镇企业之后又一次工业化、城市化的热潮。开发区实行资金和要素的集中投入、开发,这种聚集经济(或外部经济性)使它对于城市化的效果明显优于以往的村村点火“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对于集中连片开发的乡镇企业小区,则归于开发区类)。因此,把建开发区仅仅视为某些局部的地区开发是缺乏战略眼光的。 ⒌开发区以开放作为抑制地区差异扩大为指向的地区开发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避免已经相当显著的地区经济差异扩大,保持长江流域经济均衡增长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具有独立的投资决策权,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必然要选择在经营上最为有利的地点。由于大多数企业在选择建厂地址时,在权衡众多利弊因素中,对于市场的接近性和能否享受规模经济效益最为重视,因此有向大城市或周围地区集中的倾向。这种倾向是造成产业和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和地区差异扩大的主要因素。开发区通过较好的投资环境空间,弥补远离市场的缺陷,形成一定的聚集规模经济,是抑制这种倾向和因素的综合手段,对于形成长江沿岸的工业区(带)、城市群(带)也是十分有利的。 (二)沿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状与特点 沿江开发区发展就像长江开放开发态势一样,是我国实施沿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江沿岸各省自主发展地方经济意识的增强和通江达海等优势的释放,因而当国家实施沿江开放战略之始,沿江各省便在搞好开发区建设上做开放的文章。 一是动作大,层次化。沿江各省都建立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开发区为主导、市县开发小区为补充的开发区建设网络。各省市、多层次开发区的同步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国家级开发区在长江沿岸迅速崛起,不仅表明各省市自主开发动作大,而且也表明国家对沿江倾斜的动作加大。 二是起步晚、见效快。相对于沿海开发区来说,沿江的开发区起步较晚,开发的时间较短。但由于丰富的资源和科技、产业优势的支撑,大多数开发区的建设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利用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在投资很少的情况下,便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1993年东湖开发区科技一条街的高新企业科工贸收入达18.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在80%以上。现在过亿元的高新企业已达2家,引进外资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