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验区发展现状 广东省清远经济开发试验区成立于1991年9月,1992年11 月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至1994年底止,已完成3.5平方公里的开发,铺设了8.9公里区内道路,架设了一万伏双回路输电线路,开通了通往世界180 个国家和地区的程控电话和传真网络,铺设了日流量16万吨的淡水系统,建成了一批第三产业配套设施。批准注册企业199家,投资总额达32.8亿元, 建成投产企业有81家。初步形成了有汽车制造、纺织、印染、制衣、建材、化工、电子、食品等行业在内的工业区域。1994年区内完成工业总产值6.4亿元,利润630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当前发展的机遇 关于发展机遇分两个方面来论述。 (一)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背景是东西方关系的解冻,世界两极格局的崩溃,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与影响已超越了政治、区域的界限。整个市场正向多元化、国际化推进。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具相互依赖性。1994年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额高达3万亿美元, 中国超过了一千亿美元。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趋势的第二个特征是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海洋航天工程标志的第四次新技术革命不断地冲击着和改变着原有的产业结构,“朝阳工业”不断涌现。先进发达国家为有效地提高本国劳动生产率,保持经济发展活力,加强国际竞争,纷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那些技术不平相对较低的“夕阳产业”转移到经济与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中去,从而腾出资金、人才去发展高技术“朝阳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实现自己的产业发展也积极地接受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出来的较高层次的产业。发展趋势的第三个特征是世界区域性经济的新崛起。例如,北美经济贸易区、亚洲经济贸易区的形成。尤其是太平洋地区已成为近20年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已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65%以上。 (二)国内经济发展趋势 国内经济发展趋势,一是表现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拓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完成,各项改革措施不断得到落实,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逐步扩大,开放的层次转向深入,引进利用外资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趋势的第二个特征是我国经济增长连续多年居于世界前列,国际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在先行发展的几个沿海地区,已实现了脱贫并正向小康和现代化方向迈进。在深圳、珠江三角洲一些地区,已出现向内地地区的产业性结构转移。此外,“九七”香港的回归,台湾向大陆地区投资的增加,我国关贸缔约国地位的日近恢复,无疑给清远经济开发试验区和同类的地区带来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 三、面临的挑战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常常是伴随着的。试验区在过去几年,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便面对急剧变化的经济浪潮,面对瞬息变化的市场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挑战仍将是巨大而又严峻的。严峻的挑战,一是表现在观念上,新形势、新发展需要观念更新,传统的唯书、唯上,甘当配角的发展观,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更多情况下,已成为发展的阻力。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具有强烈的改革开放意识、有敏锐的市场经济触觉、有坚毅不拔的进取精神、有持之以恒的质量效益观念。在制定发展规划上,要求敢于思前人之不敢思,做前人之未能做。第二个挑战是发展的挑战,发展是人类优化生存空间的需要,在当今世界经济大潮中,在有限的资源环境里,谁先发展起来,谁就占有主动,就能在经济竞争格局中占有优势,谁发展慢了,或没有胆量去发展,谁就难免被动挨打。第三个挑战是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以及资金、人才、科学技术的挑战。试验区就目前产业结构来看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规模性产业比例低,高技术、高附加价值产业少;第三产业发民缓慢,农副产品深加工、资源深加工呈滞后状态。此外,作为经济发展“血液”的资金严重短缺,好些项目出现较大的资金缺口,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缺乏。在现有技术管理人员中,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全和知识老化的现象。在理顺机构、企业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效益等方面,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亦有着较大的差距。 四、试验区现有优势和发展战略 谈过制约因素,再谈谈现时具有的优势和发展战略。 (一)较优越的地理位置,较良好的交通条件 清远经济开发试验区位于清远市区南端7公里, 计划开发面积为19平方公里,现首期已开发面积为3.5平方公里, 全部实现了“五通一平”。试验区东傍107国道,西接北江河道,南以北江支流大燕海为界, 北连横荷镇百嘉新区。区内交通便利,到广州走107 国道上广花高速公路为58公里,到银盏火车站为8公里,到花都国际机场为35公里, 到北江中心码头8公里。根据市里新作出的规划,占地面积70 平方公里的横荷镇亦将划入试验区管理范围。 (二)较丰富的地区物产资源 清远具有较丰富的地区物产资源,耕地有85万亩,林地有上千万亩,矿产资源有煤、铁、钨、铅、锌、硫横、高岭土、硅灰石等。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系统和发达的北江水系为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很有利的条件。 (三)经济建设已初具规模 开发试验区建区三年多来,在基本设施建设、生活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区内办企业,已有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区内从管委会到属下各企业,几年来亦已培养出一批懂业务、懂技术的专业管理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