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十年代后半期和未来21世纪新的国际背景下,我国沿海经济应适时进行转变。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教授张二震就此提出 在90年代后半期和未来21世纪的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我国沿海经济的对外开放战略应适时进行转变,即由经济外向化战略向经济国际化战略转变,以提前实现沿海地区经济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以此带动内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外向型经济的实质是资本和技术的积累,是后发展国家或地区实现国际化起飞的必要准备。经济国际化则是市场自由化和国际化,它是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高度融合。 一般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改变原来的与世界经济隔绝的封闭式发展模式,以自身的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贸易,参加到国际经济的循环中去,在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寻找发展机会,从经济开放中获得比较利益,从而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认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实质是资本和技术的积累阶段,是后发展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现国际化起飞的准备和蓄积力量的阶段。其基本政策或措施主要有:(1)吸引外资,鼓励或引导外资投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2)鼓励出口,以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获取支付进口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的外汇;(3)采取各种保护贸易的政策和措施,诸如关税、配额等手段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以逐步培育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亚洲“四小龙”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时期,差不多都采取了这样的经贸策略。这也是我国沿海地区十几年来走过的发展道路。 外向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际和国内的因素会共同起作用推进经济发展到国际化阶段。所谓经济国际化实质是市场自由化和国际化,其主要特征,一是市场高度开放,本国市场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二是产业的全面开放,无论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向世界开放,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关税、配额等保护贸易措施降至最必要的低水平;三是投资领域的自由化和国际化,国外资本和国内资本可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投资,外资享受国民待遇,同时本国对外投资增长迅速,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渐趋平衡。可见,经济国际化实际上就是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的高度融合。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处于外向型经济向国际化经济的转变阶段,而内陆地区(主要是中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兴未艾,中国西部地区则处于外向型经济起步阶段。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类似,我国经济的开放度也呈梯度推进的不平衡状态。 世界变得越来越开放,中国经济日益与整个世界经济融为一体,进一步扩大开放势在必行。 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各国的经济合作和竞争呈现出与80年代初我国开放起步阶段时不同的特点。 1、国际分工向纵深和广阔方向迅速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得到迅猛发展,传统的“垂直型”国际分工的主流地位已经让位于“水平型”的国际分工;二是产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逐步转变为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国际分工。 2、国际贸易在克服保护主义障碍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乌拉圭一揽子协议的签字生效,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诞生并取代关贸总协定(GATT),预示着一个相对自由贸易的新时期的到来。 3、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更加频繁,特别是资本流动异常活跃。 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在2000亿美元左右。目前,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超过2万亿美元。与此相适应, 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四小龙”不断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把国内的加工制造业(第二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经济结构越来越向服务性产业倾斜。 4、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 生产要素流动特别是资本流动的国际化,使得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实体的互利合作成为可能。在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条件下,“互补性”的国际分工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形式。只要发展中国家采取正确的策略,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不会导致民族工业的毁灭,反而能利用自身的优势,吸引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和壮大民族经济。发达国家也可把一些在本国已不具备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并提高资本的利用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总之,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已不是相互开放、扩大合作的障碍。 沿海经济由外向化向国际化转变,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可以考虑从四个方面来推进。 十几年来,沿海地区以其区位优势、劳动力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积累了资金和技术,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到现在,地区倾斜的开放政策已变成了普遍开放的“阳光政策”,再加上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产业已不具备比较优势,这类产业向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已是势所必然。因此,沿海经济由外向化向国际化发展,也是由国内总体开放格局所决定的。考虑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现实的发展条件,沿海经济国际化战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