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15(2007)01—0094—03 在目前学界对于何为伦理的诸种理解中,我倾向于认为,伦理就是生活本身。如果说哲学是一种世界观,那么,伦理学就是一种生活观。人们有什么样的生活,就相应的有什么样的伦理。 一、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一个关于伦理学研究对象的最为一般的定义是,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或者说,伦理学是以道德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科学。这是一个正确的万无一失的定义,但也是一个空洞的定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道德现象是人类社会中最广泛、最普遍也最为复杂的一种社会现象,究竟是在什么意义、多大范围、何种视角来研究道德,必然导致伦理学理论类型的不同和研究范式的重大分野。 自公元前四世纪伦理学被亚里士多德赋予独立学科的资格之日始,不同的伦理学流派和不同的伦理学家在把握伦理学研究对象时,就是各有侧重的。规范伦理学立足于价值—规范的研究方法,侧重于抽象道德“应当”,论证道德规范,致力社会教化,关注德行培育,由此形成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绵延不绝的研究传统。元伦理学则以道德语言为研究对象,注重道德概念、判断、逻辑的意义和用法,以其对传统伦理学变革性的尝试和形式主义的归宿,成为20世纪前半叶风靡西方并至今仍有巨大影响力但也引起颇多争议的伦理学理论。 C.L.史蒂文森在《事实与价值》一书中,将伦理学划分为三种研究类型,即规范的伦理学、分析的伦理学和描述的伦理学。作为元伦理学情感主义的代表人物,很显然,他是从变革传统的规范伦理学的角度进一步拓展了伦理学的研究类型,承认描述伦理学的存在并给予其相应的理论地位。但尽管如此,在西方,这也仅仅是上世纪中叶的事情,而且从描述伦理学的视角去研究伦理思想史的著作并不多见。在国内,伦理思想史的研究中也没有给予描述伦理学以一席之地,对现实道德问题的研究更是缺乏描述的视角,与之相比,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学科对道德描述的关注反倒超出了伦理学学科本身的关注。 因此,描述伦理学是不同于传统的规范伦理学的新的伦理学类型。按照C.L.史蒂文森的理解,描述伦理学立足于对既定的道德现象(行为、意识等)的经验描述。我国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以描述的方法研究伦理学”的“伦理志”,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是伦理学和其他相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伦理学理论类型。与传统的规范伦理学不同,描述伦理学既不研究行为的善恶及其标准,也不制定行为的准则及其规范,而是依据其特有的学科研究方法对道德现象作纯客观的经验描述和分析,其理论形式有各种道德史、风俗史、社会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等等。 目前在国内,关于描述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其科学性、客观性及其可能性、合理性的问题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如果说,将描述伦理学作为一种新的伦理学类型尚有待商榷的话,那么,从“伦理生活”或者“生活伦理”的方法论视角,整合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资源,主张对道德现象作经验描述和客观再现,主张伦理学应将人类生活的日常道德生活纳入研究领域,通过对道德现象的描述来寻找生活的当然之则,则不失为伦理学研究的崭新视角。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我们研究中国伦理思想史提供了新的范式。 二、中国伦理思想史传统研究范式分析 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一直以来注重伦理思想家们的思想分析,试图从思想本身的逻辑线索中总结出社会道德的发展规律,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研究范式。有学者将其概括为抽象性、普遍性、理想性、非实用性的研究范式,有学者则把它归结为“教化伦理”的解释框架。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伦理思想史传统的研究范式进行分析。 1.重宏大叙事轻日常生活。应该说,以往的伦理思想史研究比较注重对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精英道德的研究和把握,而较少关注日常伦理生活。其结果是伦理思想史呈现出宏大深邃的历史感,但缺乏历史真实的触摸感。伦理史的研究不应该仅仅是宏大叙事型的,也应该是日常生活型的。根据衣俊卿教授的理论,“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离开了人的日常生活,就等于抽取掉了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剥夺了人的存在的丰富性,将人变成了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自然也就无所谓伦理与道德。伦理就是人们的生活本身,是当时人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生活的感受,它应该以感性的、流动的、变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之流为其生命载体。因此,伦理思想既体现在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精英道德中,也反映在大众的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匹夫匹妇”活动中;既活跃在宏大的历史场景中,也散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2.重道德应然轻道德实然。尽管理论以实践为反映母本,但道德应然和道德实然之间总是必然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以往的伦理思想史注重研究道德应然,注重对道德规范的提炼和概括,而较为缺乏对当时实际的社会伦理生活的把握,尤其是对社会大众层面实际道德状况的描摹。这样的结果有三:一是精英道德代替大众道德,二是道德理论代替道德现实,三是道德应然代替道德实然。事实上,道德理论来源于道德现实但并不就是道德现实。思想的逻辑未必就是生活本身。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儒学作为独尊的思想霸权,它所倡导的三纲五常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但在大众的道德生活中,还同时存在着非主流的世俗民间伦理生活,它们或者与主流道德相一致相同步而成为教化的应然样板,或者滞后于主流道德而成为教化的对象,或者与主流道德相抵触而居于末流。综观中国传统社会,三纲五常的主流伦常教化从来都是和非主流的世俗民间伦理交相辉映,从而演绎出色彩纷呈的社会道德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