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角色与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综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慧慧,郑莉君,杭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杨慧慧(1977- ),女,江苏南京人,杭州师范学院教科院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   郑莉君(1956- ),女,辽宁朝阳人,杭州师范学院教科院副院长,教授。

原文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

内容提要:

由于男性和女性通常会根据社会针对不同性别建立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来塑造自己的人格特质,所以性别角色对人格特征的分化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性别角色起源与发展的介绍以及近年来性别角色与人格维度方面相关研究的简要述评,以期望深入的了解性别角色与人格发展的社会意义。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627(2007)01-0028-0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性别差异的研究而言,sex与gender两词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差别。Sex主要是指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性别,而gender指的是男性和女性心理性别,也就是说男性和女性都具有社会文化认同的人格特征。[1] 从20世纪世纪70年代开始,学者们对性别差异研究的重点就开始由生理性别差异研究逐渐过渡到性别角色差异研究。Carrol和Wolpe认为性别角色是由一定的文化所认定的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系统,同时还包括那些被看作是构成男性和女性的基本的态度和情感。[2] 于是,男性和女性就根据社会针对不同性别建立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来塑造自己的人格特质,产生人格特征的分化。本文就近年来人们在性别角色与人格维度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的述评,以期望能更深入的了解性别角色与人格发展的社会意义。

      一、性别角色与人格研究的社会意义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从当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存在着一定的消极作用。它片面夸大了男女个体间的差异,使人在看待和处理某些问题时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例如,传统性别角色教育对人知觉的影响、对玩具、课程和职业选择的影响、对归因的影响以及成就动机的分析等容易产生社会刻板印象,从而导致“性别偏见”或“性别歧视”。另外,研究发现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也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当个体的行为与性别角色不相符时,性别角色的社会期望便会形成压力,当压力得不到缓解积聚过高时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而性别角色理论和人格基本维度关系的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培养、塑造儿童健全人格的理论依据。在儿童期,进行双性化人格教育是造就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优秀人才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但与此同时,在避免孩子过早性别定型的教育中,如果由于方法不当导致孩子性别未分化,就会成为人格教育的弊端,这点也应当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二)对现代女性发展的影响

      众所周知,社会化的过程对性别角色的塑造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由自主的学习那些公认适合他们社会身份的态度、动机和行为的过程。中国社会自古以来的传统观念是男主外、女主内,认为男性是社会的主要贡献者,而女性多数扮演的是家庭养育者的角色,所以传统的性别教育是以男性化、女性化两级模式进行人格塑造的。但是,今日女性参与社会的范围在不断扩展,水平不断提高,贡献也逐渐增加,并且她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诸方面也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力。社会要求现在的女性刚柔相济、智勇双全、果断干练,又善解人意、富于同情、善于细致的观察等等,因此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已经不能再满足女性发展的需求。提倡塑造双性化人格,实质上是在尊重两性客观差异(如生理差异)的前提下,提倡更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人格,这对现代女性的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在女性理想人格构建的过程中,如果支持双性化人格作为女性发展的健康人格模式,破除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那么社会中的女性们可能把新的性别角色观念内在化,从而取代从前头脑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陈旧观念,克服依附、自卑、软弱等心理弱势,发扬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赢得女性自身价值的实现。

      (三)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

      在经济发达、生产现代化的城市已不难看到男女两性在气质与性格上的差距正逐渐缩小的趋势。男性显示出女性的温柔细心,女性也不乏像男性那样大方爽朗的代表。文化教养水平越高,对男女的刻板印象就相对地减少。这种气质与性格上的磨合,虽然还并没有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它却是两性世界发展的趋势。只有当男性和女性构建了健康的人格模式,身心达到健康,人与人之间才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必将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社会的进步反过来也会使人们的性别角色态度向更为平等的方向发展。

      二、性别角色的起源与发展

      (一)性别角色的早期研究

      有关两性心理差异的论述最早可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献,但正式标志性别角色成为心理学的研究课题的是Ellis于1894年出版的《男性和女性》一书。1903年,汤普森首次用量表对两性心理进行测量并写出了《两性心理特质》。[3] 为了进一步探讨个体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程度,Terman和Mliles(1936)提出了相对立的人格特征词—男性化和女性化,并在《性别与人格》中介绍了对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测量。在此基础上,他们编制了态度兴趣分析测验(AIST)以及第一个男性化-女性化量表(M-F量表)。此后,20世纪50、60年代,性别角色发展成性别研究的新热点。例如,Maccoby(1966)在其《性别差异的发展》专著中就详细介绍了性别角色认同的认知发展理论(Kohlberg,1966)和社会学习理论(Mischel,1966)及行为上的性别差异。

      总之,早期性别角色的研究都基于两个假设:其一,性别角色维度是单一的,男性化、女性化是该维度的两极,当其越趋向某一端时就越远离另一端(如图1);其二,假定拥有男性化特质的男性和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心理最健康,如果相反则会出现心理问题和适应问题。[4]

      

      (二)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双性化研究

      在对男性化、女性化单一维度模式的性别角色研究中,心理学家们很快发现该模式理论存在的问题。于是,1964年Rossi首次提出了“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有的人格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5] 1973年Constantinople引用大量证据说明单维的M-F量表约束了男性化、女性化特征之间的关系,推翻了男性化、女性化模式所基于的假设。[6] 一些研究结果也发现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心理健康水平(P slater,1961)。[7]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Bem在社会赞许基础上,设计编制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em' s Sex Role Inventory,BSRI)。该量表将人的性别角色分为四种类型:双性化人格、男性化人格、女性化人格和未分化人格。[8] Bem的性别角色量表包括男性分量表、女性分量表和中性干扰量表,结果男性分量表和女性分量表得分的相关很低,支持了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是两个正交的两维度,而非一个维度两极的假设(如图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