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伦理文化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明,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93; 刘登科,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江苏 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道德与文明

内容提要:

中国佛教伦理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去恶行善、慈悲利他、克己、孝亲等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佛教伦理文化的这些观念,对个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谐家庭的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0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06)06-0027-05

      如果说中国佛教文化是指在中国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那么中国佛教伦理文化[1]则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中国佛教伦理与中国佛教道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佛教伦理文化经过必要的转化,可以在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佛教伦理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佛教伦理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伦理文化的部分内涵和基本精神,另一方面又吸收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和积极精神。

      从原始佛教至大乘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印度佛教伦理文化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色。原始佛教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重视对人生问题的探讨,重视对人的解脱的追求。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本为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为了寻求人生解脱之道和追求永超苦海的极乐而出家修行。在修行过程中,他对人生问题进行了主动、积极的探讨,而将有关世界的本体等抽象的哲学问题悬置起来,如著名的“十四无记”和“剑喻”就表明了他的基本态度,也反映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特点。佛教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倡导“中道观”和“种姓平等观”。释迦牟尼在初转法轮时就明确提出,享乐和苦行都是过分的极端行为,只有“离此两边取中道”,才能达到涅槃的境界。按照婆罗门教的说法,在当时的印度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通过修行才能获得解脱,而首陀罗种姓则不可能得到解脱,也永无再生的希望。佛教自创立之日起,就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不平等理论,强调各个种姓在尊奉佛教获得解脱方面是平等的,指出:“不应问生出,宜问其所行;微木能生火,卑贱生贤达。”[2]释迦牟尼去世后100年至400年间,佛教教团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并进而分裂至十八部(南传说)或二十部(北传说),这个时期被称为部派佛教时期。在部派佛教时期,不同佛教派别在继承原始佛教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的同时,日益系统化、完备化。在公元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正式形成。大乘佛教主张在修“三学”(戒、定、慧)和“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同时,要兼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和“四摄”(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认为在追求个人解脱的同时,更应致力于普度众生。由此,自利利他、自觉觉人成为大乘伦理文化的旗帜,普度众生的菩萨人格成为大乘伦理文化的理想人格,世间求解脱成为大乘伦理文化的践行路径。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印度佛教由南亚次大陆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在公元1-2世纪,佛教进一步走向世界,佛教伦理文化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中国佛教伦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中国本土伦理文化与印度佛教伦理文化冲突、调适与融合的过程。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土,自此开始了漫长的中国化历程。佛教伦理文化的传入,一方面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本土伦理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印度佛教伦理文化与中国本土伦理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文化的冲突在所难免。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人生态度的冲突。在人生观上,佛教从无常、无我的基本教义出发,认为人生是苦的,并指出只有放弃世俗生活,出家修行,灭尽贪、瞋、痴,才能摆脱种种痛苦,因而佛教伦理文化主张放弃世俗生活,追求轮回解脱。与之相对,“自强不息”、“制天命而用之”的文化精神则体现了中国本土伦理文化中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其次是政治和家庭伦理的冲突。佛教伦理文化主张沙门不敬王者,倡导弃家削发,这与中国本土伦理文化中的“忠孝”伦理观直接冲突。最后是道德理想的冲突。佛教伦理文化所向往的寂静永恒的涅槃境界与中国本土伦理文化所推崇的“圣贤”人格相冲突。在儒家伦理文化中,圣贤即道德完人,如《孟子·离娄上》中有言“圣人,人伦之至也”,同时,道德修行的目标、人生的崇高理想也是成为像尧舜禹文武周公那样的道德楷模。

      魏晋时期,中国佛教初具规模;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趋于兴盛;到了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走向鼎盛。可以说,从两汉时的传入到隋唐时的鼎盛,佛教伦理文化中国化的过程是不断化解上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从不承认世俗的伦理到承认并为世俗的伦理作注疏,再进而完全融入中国的伦理文化,这就是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史,也是佛教伦理文化逐步实现与中国本土伦理文化融合的过程。自宋朝以后,中国佛教趋于衰微,但其伦理文化在经过中国化的改造之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深化。近代以来,一批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改革佛教,倡导人间佛教运动。以太虚大师为代表的一些高僧和居士倡导人间佛教理想,主张充分发挥佛教在社会伦理教化中的作用,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佛教伦理文化的现代转化,使佛教在近现代社会得到重兴。

      由此可见,中国佛教伦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是一个出世型宗教伦理文化逐步世俗化的过程。

      二、中国佛教伦理文化的基本内涵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佛教伦理文化逐步形成了克己、去恶行善、慈悲利他、孝亲等基本内涵。

      (一)克己

      在中国佛教伦理文化中,所谓克己就是要求信徒严格修习“戒定慧”三学和大乘六度,以消除“贪嗔痴”三种“烦恼”状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