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6)11-0147-06 正义具有双重人性基础,一是人的同一性基础,一是人的差异性基础——因为人是差异性与同一性的现实统一。这两个不同的人性基础,导致了平等和差等两种不同的社会分配结果。那么是什么使人的差异性与同一性导向了这种平等或差等的结果呢?是对等原则。人的同一性通过对等原则而达到平等分配之结果,人的差异性也通过对等原则而达到差等分配之结果。 一、何谓正义的对等原则 所谓正义的对等原则,就是正义的实现过程中,将人的同一性与差异性从人的活动起点对等贯穿到同等对待和差等对待结果的一种理性规则,它使这一过程成为符合某种合理原则的程序化过程。对等分为量的对等和质的对等两种,所谓量的对等就是按照某一根据而实现同等或差等对待的数量上的准确相等,它要符合比例、符合数的运算原则;所谓质的对等,就是实现同等或差等对待的根据与所对待内容的形成根据相称一致,它要符合对待根据的“产销”一致原则。 一般来说,量的对等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是运算符合法则,二是数量符合比例(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所谓运算符合法则,一是同样的情况不能运用不同的运算法则,对加减乘除方法的选择必须一致,二是运算过程不能出错,数量必须准确无误。质的对等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同一性对待,所有人的对待标准必须一致,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差异。比如人权就不能根据人们不同的自然、社会差异来分配,不能根据人们不同的天赋、身份、地位来分配;二是差异性对待,差异的对待根据必须与差异的形成根据相一致,也就是对待内容差异因什么而产生便因什么而对待。不能是差异的形成根据是一个东西,差异对待的根据又是另一个东西。比如,差异性分配劳动产品时,由于劳动产品是由现实的劳动而产生,所以就必须根据现实的劳动而进行分配,而不能根据人们的劳动潜能进行分配;同时由于各人因各种差异而形成了不等量的劳动产品,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劳动效果、不同的生产贡献来进行分配,而不应当根据人们不同的劳动量的付出而分配。 对等是量的对等与质的对等的统一,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不对等,都会背离正义原则。一般情况下,量的不对等是容易发现的——只要知道相同的条件必须运用相同的运算法则,只要有加减乘除的基础算术知识就行。而质的不对等则相对较难发现。而且,质的不对等中,同一性对待情况下,对待标准的不一致又较容易发现,差异性对待情况下,对待根据与差异的形成根据之间的不一致则相对较难发现。 从历史发展来看,实现质的对等对待的根据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人们对于质的对等对待根据的选择认同,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可以根据人的类同一性、群体同一性来对待,也可以根据人的个体差异性来对待;可以根据生存性物品、基本生活需要来对待,也可以根据发展性物品、非基本生活需要来对待。但是,无论是基于哪种根据的对待,只有符合质的对等原则它才可能是正义的。在质的对等对待中,由于差异性对待选择不同的对待根据会造成完全不同的对待结果,所以,差异性对待所选择的根据是什么、是否符合对等原则,就显得特别重要。 现实生活中,差异性对待中质的对等主要体现在分配正义上。从过往的历史来看,分配大概有这样三种情况:一是根据无关性分配,即分配根据与所分配成果的形成根据无关,比如纯粹根据世袭的社会地位进行分配;二是根据部分相关性分配,即分配根据与所分配成果的形成根据有一定关系,但不是正相关关系,比如根据个体努力程度来进行分配;三是根据正相关性分配,即分配根据与所分配成果形成根据相一致、呈正相关关系,比如根据劳动者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这三种情况都是存在过并且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关性分配方式越来越远我们而去,正相关性分配方式越来越处于社会分配的主导地位。 从客观实在的角度来讲,无论在物质生产部门还是在精神生产部门,都各有其相应的对等分配根据;无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各有其相应的对等分配根据,但是,这些客观存在的对等分配根据是否能成为现实的对等分配根据,则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们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平等密切相关,其中任何一项的不足,都可能导致当时的主要分配形式远离对等分配原则。虽然,社会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靠近对等分配原则,但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社会真正完全实现了对等分配原则。 值得提出的是,复杂分配中的对等原则的实现也往往比较复杂。由于一项劳动成果有多项劳动投入,不仅产品形成的根据复杂多样,而且这些根据相互缠绕作用难分伯仲,所以,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对等分配显然是有难度的。情况往往可能是这样,不对等肯定存在,但要弄清这种不对等的根据究竟在哪里就比较困难——因为劳动的环节多、层次多、参与人员多且层次复杂。同时,就是发现了这种不对等的原因,而要通过实践改变这种不对等状态,就更加困难——因为认识和实践之间、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马克思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就是揭示工人的劳动与其收入不对等的内在根据——这就是剩余价值的发现。然而,剩余价值已经发现了一百多年,这个问题直到今天仍没有完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