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21(2007)05-0051-03 拜读了俞吾金教授在《哲学研究》2005年第 12期发表的《从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到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化中一个关节点》一文(以下简称俞文),深感其对问题分析的深刻和观点的独到。但作者关于恩格斯坚持的是思维与存在同质性的基础上谈两者的同一性,并且没有超出黑格尔关于思维与存在同质性的判断不敢苟同。在此仅写本文以求教于俞教授。 何谓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俞文根据黑格尔关于“直接的存在”和“能动的存在”的分析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就是“思维与存在具有同样的属性”,我们认为根据俞文所引用的黑格尔的阐述难以得出这一结论。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样的属性”看成是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是康德的理解,而不是黑格尔更不是恩格斯的理解。 何谓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俞文根据黑格尔关于“直接的存在”充满着特殊目的和偶然性领会出异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既然存在中蕴含着无数的目的,以普遍目的性为基础的思维就无法完全渗透并认识这样的存在;另一方面,既然这样的存在是充满偶然性的,那么思维中所蕴含的、种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观念就难以转化为存在。换言之,思维难以在存在中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1] 4既然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是从黑格尔理论推导出的,那么黑格尔本人也应当承认思维与存在是异质性的,而俞文否认这一点。实际上黑格尔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他所理解的“异质性”,是思维具有“单一性”、“普遍性”,存在具有“杂多性”、“特殊性”。黑格尔也没有说过思维难以在存在中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黑格尔认为存在就是思维的外化。 紧接着俞文又指出,“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并不等于否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并且试图从三个方面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理论进行修正”。俞文要修正的第一方面是“既然思维不能完全地认识存在,就应该限制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范围,亦即确定,存在中哪些对象是可以认识的,哪些对象是不可认识的”。关于思维能不能完全认识存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已经通过科学阐述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消除了这个问题:“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际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2] 427对此,俞文还要重新确定,而且他对此也没有作出正面的回答。至于确定认识对象的范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也作了批判:“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践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理解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3] 226 俞文要修正的第二方面是“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中,是应该以思维作为出发点去解释存在,还是应该以存在为出发点去解释思维”。俞文没有看到唯物主义坚持的是“从存在到思维”来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恩格斯早在《反杜林论》中就辨析到:“思维永远不能从自身中,而只能从外部世界中汲取和引出这些形式……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2] 374 俞文要修正的第三方面是:“人们在谈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时,往往把这种同一性理解为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直接关系,但思维可能与存在直接发生关系吗?如果这种关系必定是间接的,那么,思维与存在之间的最重要的媒介是什么?”[1] 4思维与存在是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应当包括思维认识存在和思维获得对存在的认识转化为存在两方面内容。俞文只看到后一方面是间接的,要通过实践才能实现,而没有看到前一方面也是间接的,也要以实践为媒介,“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4] 72。 黑格尔坚持思维与存在同一性与同质性是一致的观点,他所理解的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就是:思维或思想能够完全认识存在,并且能将这一认识直接完全地转化为现实。黑格尔将思维与存在看作直接的同一,原因在于绝对精神是其体系的逻辑前设,这个同一是以其唯心主义为前提的同一。对此,恩格斯有着深刻的认识,在说明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指“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3] 225后,恩格斯说,“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例如在黑格尔那里,对这个问题的肯定回答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所认识的,正是这个世界的思想内容,也就是那种使世界成为绝对观念的逐步实现的东西,这个绝对观念是从来就存在的,是不依赖于世界并且先于世界而在某处存在的;但是思维能够认识那一开始就已经是思想内容的内容,这是十分明显的。同样明显的是,在这里,要证明的东西已经默默地包含在前提里面了”[3] 225。俞文也引用了恩格斯的这一段话,但不是当作恩格斯对黑格尔逻辑前设的批判,而是将其作为“恩格斯一生都认同黑格尔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观点,并主张在这一点的基础上探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1] 8的证据。这就导致俞文得出“与马克思不同的是,尽管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观念论的立场,但在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并在这种同质的基础上谈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方面,他继承了黑格尔的思路”[1] 9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