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62(2007)05-0096-04 传统哲学对人的理解,或诉诸抽象的人性,或诉诸经验直观和先验理性,试图对人和他们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做出合理性的解释。然而,这些理解都无法使他们达到对人的科学理解。马克思哲学在对抽象的人展开批判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的视野置换,而且形成了以现实的人为理论旨趣的新人学观。 一、抽象人性论向人的现实存在方式的跃迁 马克思人学思想产生之前,传统人学理论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困境重重,不能解开人的存在之谜,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们哲学上的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的方法。旧唯物论者力图从人的客观的自然存在出发理解人性、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现象,在它们的思想中贯彻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他们对人作了形而上学的理解,因此,他们无法看到人之为人的社会历史性和实践性的本质,更无法对人的存在做出一种辩证的、历史的理解。唯心论者虽然看到了人的理性与社会文化熏陶有关,看到了文化在人的存在中的重要作用,甚至看到了人的实践在人的存在及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过分夸大了人的理性、自我意识等主观能动作用,因而唯心论者也没有把握住人的存在的本质及规律。结果,旧唯物论者与唯心论者在此都犯了同样错误,就是脱离人的现实存在、社会发展、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来理解和把握人。他们把诸如理性、感觉、意志、情欲等共性特征作为人的永恒不变的人性,并以此解释社会与人的理论,从而导致了抽象的人性论。在理论上,抽象人性论基本上延续了实体主义的理念,试图通过对人的实体性把握,找到某种单一的人之本质,并通过把握人的永恒本性并形成关于人性的公理。因此,这种理论总设想人有一种先验的、前定的形而上学本质,它的特点就在于把人从其与外界的关系当中隔离开来,认为人性是一种先验的、不变的实体。这个实体在一个假定不变的形而上学的根基上得以实现,这个根基可以是上帝,是自然,或别的形式。这样,传统哲学由于把人性看做是先验的,是外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存在,因此,对于个人来说,就只能去趋向它。 “抽象的人”的理论失足点就在于其脱离了人的现实存在和社会发展,脱离了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把诸如理性、感觉、意志、情欲等共性特征作为人的永恒不变的人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和人的理论,从而导致了抽象的人性论。产生在信仰时代的“抽象的个人”,在其代替了上帝之后,只能是重新形成对抽象的人的崇拜。这样,传统哲学虽然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对人的理论的阐发,但是,他们始终未能找到统一的人的存在,而只是把他们那个时代甚至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理想的人说成了超历史的真正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费尔巴哈的“人本身”不过是“德国人”,洛克的“自然人”不过是“英国人”,18世纪思想家们所说的鲁宾逊式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实际上只“是对于16世纪以来就作了准备、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1] 22即资产阶级所要求的独立的个人。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之所以能够冲破以往抽象人性论的思想框架,根本之点在于马克思发现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这一伟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把它作为观察和研究人的存在的伟大工具。在马克思看来,以往任何关于人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人的理论,说到底都不过是人们按照自己关于神的观念建立起来的,因此充满着幻想、虚构、教条、想象。正因为如此,他们无法摆脱抽象的人性论的枷锁。而要想真正理解人,把人的理论发展成为科学,就必须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人看做是处在一定条件下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对于这种能够从经验中观察到的人来说,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指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这样,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人,就不只是“人自身”,而成了一种活的人的存在画卷。人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另一方面作为人的实践结果的存在也构成了人的活动的价值环境。因此,对人的理解和把握应该将其放到由实践生成的这种关系之中来考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张,作为现实的人是一种社会性的总体性存在。作为主体,人是由多种社会文化因素构成的;作为活动,人是一种存在序列和总体结构;作为结果,他既物化自身于多种客体中,又使多种客体变为主体自身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世界,是多重的结构世界;作为社会成员和关系,也具有多重性。因此,在这里,人的存在是一个“包括了一个广阔范围的多样性活动和对世界的实际关系”[2] 296。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一种总体性存在的人又同时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为此,他强调要把对人的理解放到历史视野中来考察。从理想与现实、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中来把握人。总之,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来研究人,因此,他能够把人当作普遍性存在来研究,不仅研究人“是什么”,也研究其“怎么样”和“应怎样”,还研究其“如何是”即如何实现“应是”等问题,从而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研究,即从抽象人性论研究到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研究的转向。 二、从“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向“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跃迁 宗教神学把人理解为上帝的创造物,近代思辨哲学则把人理解为抽象的精神性的“自我”,旧唯物主义在反对这种对人抽象的过程中,提出把人理解为自然生物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的“自然的人”的观点。当费尔巴哈以感性作为人的本质的时候,他把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相混淆了;当他把肉体的存在视为人的本质的时候,则表明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费尔巴哈重蹈机械唯物论的旧辙。因为它不仅否认了人的感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相对性和表面性,而且也否认了人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抽象对于认识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