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唯物史观“艺术整体”研究的意义及其启示

——兼谈中国社会跨越发展的整体性认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冯景源,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林坚,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872   冯景源(1931-),男,河北景县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林坚(1964—),男,江西宜丰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

原文出处:
东方论坛

内容提要:

唯物史观“艺术整体”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其本质就在于对社会历史的整体性认识。广义的唯物史观“艺术整体”有两种具体形式:(1)关于非典型的和跨越发展的社会形态的理论;(2)整个唯物史观理论研究的“艺术整体”,包括唯物史观理论的历史使命、发展规律和道路、封闭式与开放式发展等理论和方法。当代中国社会的跨越发展,不仅是社会形态的跨越,也是生产力发展的跨越。三次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丰富了对中国社会跨越发展的整体性认识。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07)04-0015-06

      唯物史观是一个“艺术整体”,包含社会发展规律与发展道路的关系、生产力跨越发展、逻辑方法与实证方法的互补等重要内容。马克思的《资本论》、《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等对唯物史观“艺术整体”做了阐述。对此,有关理论研究已有很大进展。[1] 本文分析唯物史观“艺术整体”理论的意义,并探讨我国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与理论创新。

      一、唯物史观“艺术整体”的形成及其基本特点

      1.唯物史观“艺术整体”的形成

      唯物史观理论的最初制定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书中,但是《形态》一书因历史的原因没有出版。唯物史观第一次公开问世是在马克思为批判蒲鲁东而写的《哲学的贫困》(1847年)中。《哲学的贫困》一书的写作,在理论上主要是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具有共同性质的“天然合理”历史观:“经济学家们在论断中采用的方式是非常奇怪的。他们认为只有两种制度:一种是人为的,一种是天然的。封建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制度是天然的。在这方面,经济学家很像那些把宗教也分为两类的神学家。一切异教都是人们臆造的,而他们自己的教则是神的启示。”[1]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经济学论证了这一制度的天然性。至于普鲁东,他是“拐弯抹角地又回到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立场上来”[2](P27),即把小生产者的私有制看做是天然的。这两种历史观和刚刚形成的唯物史观是对立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一书,意味着唯物史观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过了33年之后,1880年,马克思在《关于“哲学的贫困”》一文中写道:“所以要发表‘哲学的贫困’(第一版已售完),是因为:在该书中还处于萌芽状态的东西,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之后,变成了理论,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发挥。”[3](P248)《资本论》历史观具有什么理论性质?马克思用“艺术整体”来说明。1865年7月31日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不论我的著作(指《资本论》——引者)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整体;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在他们没有完整地摆在我面前时,不拿去付印。”[4](P196)

      《资本论》所表达的是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天然合理”历史观相对立的历史观。这一历史观的的“艺术整体”的理论形式,可简单表述如下:商品——货币——资本——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分配的两极分化——社会自身的否定之否定。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高度发展的复杂的经济机体。马克思以理论的形式,达到历史的、逻辑的统一,像一幅艺术的画面展示出来。《资本论》写作过程中,恩格斯曾希望马克思能拿出其中的部分先发表,马克思拒绝了,原因就在于其理论具有“完整的”“艺术整体”的性质,不愿意被分割。

      2.唯物史观“艺术整体”的基本特点

      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多以《资本论》理论为标尺评价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我国学界对《资本论》的研究着重的是经济学理论,也有人从辩证法范畴及其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是,《资本论》理论“艺术整体”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主要从历史观方面进行探讨。这一研究不仅需要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也需要辩证的方法。可以说二者的有机结合就表现在《资本论》理论的“艺术整体”之中,因此,《资本论》理论深层的本质含义就在于对社会历史的整体性认识。

      在西方,有两次研究马克思的热潮:一次是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西方学者在这一《手稿》中,发现“人道主义的马克思”,说人道主义是马克思理论的最高峰,而《资本论》是他理论思维的蜕化。第二次研究热潮是由于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发表而引起的。把这一《笔记》说成是马克思向人道(类)主义的复归。但西方对马克思的“发现”,否认《资本论》理论历史观的重要意义。我国学者是重视《资本论》研究的,但多是分别就政治经济学和辩证法各自分别研究,而对《资本论》理论“艺术整体”不够重视。

      《资本论》理论展现的“艺术整体”历史观是马克思铸就的一把利剑,刺破了两种性质的形而上学历史观,清除了蒲鲁东、拉萨尔、巴枯宁、伯恩斯坦、米海洛夫斯基等人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马克思捍卫《资本论》的“艺术整体”与捍卫他的唯物史观有关。《资本论》理论的“艺术整体”,只是唯物史观理论的重要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

      唯物史观“艺术整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科学性。马克思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同之处在于,他把经济概念看作一定生产关系的理论抽象。一定生产关系都是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历史的、变动的。如果对这些反映生产关系的概念、范畴用来论证“天然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样的理论就会成为致富、调整矛盾和治理危机等的理论。反之,如果这些概念和范畴能客观地、合乎逻辑地反映出这一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它就是历史科学的理论。《资本论》理论的“艺术整体”,科学地反映出这一生产关系的内在发展规律。因此,《资本论》的“艺术整体”正是唯物史观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2)理论创新。唯物史观诞生之初,是以假设的形态存在着。当它在有效地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之后,才由假设变成了科学。这一过程,按马克思自己的说法,是经过了20年的研究之后完成的。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马克思借助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成果经过再创造运用于自己独具特色的历史观研究。只有这时,《资本论》理论的“艺术整体”才能显现出来。可以说,《资本论》的“艺术整体”是在对德国哲学和英国政治经济学批判继承基础上体现的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