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世界概念的提出与演变 “生活世界”作为一个正式概念,是胡塞尔在上世纪初提出的。胡塞尔早期对现象学的建构,主要依托于笛卡尔的“先验自我”概念,结果造就了一门彻头彻尾的本我论。为了摆脱他人的严厉指责,全面发展现象学,走出理论困境,胡塞尔亟需为现象学重新奠基,并最终把目光集中于“生活世界”概念。“这个概念在20年代之前就被胡塞尔零星地使用过。到了20年代,这个概念在胡塞尔那里获得了中心的意义,它成为一个根本问题的名称”。(倪梁康,第130页)胡塞尔虽然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集中论述了“生活世界”概念,却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而是交替使用“周围世界”、“生活周围世界”等同义语。对他来说,“生活世界”具有四个基本特征:非课题性、奠基性、主观相对性和直观性,其基本含义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具体而现实的周围感性世界。 胡塞尔创立现象学的目的在于拯救“欧洲科学的危机”,然而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使“生活世界”成为阐明和解决这一危机的一个相当恰切的概念。当前,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无论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还是局部战争、恐怖袭击、核武器生产竞赛,以及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信仰问题等等,无不演变成“全球问题”。随着克隆技术的出现,人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由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转化为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矛盾,结果“人是什么”这一古老的问题再度彰显。20世纪哲学主题的根本变革,无论是生存论转向、解释学转向或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风起云涌,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哲学对人及其现实生活的关怀,表现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重新审视,而科学工作者也开始反思科学本身得以成立的现实基础。这一切都体现了哲学向人类现实生活的回归,体现了哲学对人及其价值的关怀。在此时代背景下,“生活世界”概念经过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舍勒、哈贝马斯等人的辗转阐释与变革,成为20世纪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尽管生活世界理论源于对人自身危机的认识,然而现代西方生活世界理论本质上却无法真正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严峻问题。事实上,现代西方哲学家已逐渐认识到启蒙理性所蕴含的弊端,因而试图在人的生活基础上重塑理性,“例如,尼采、杜威、怀特海、胡塞尔、维特根斯坦等众多现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用不同名称强调了哲学应当从脱离了与人的牵涉的永恒、抽象和自在的世界(不管这是纯粹的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回到活生生的、具体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经验世界、现象世界、日常语言世界等等),而这种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又往往意味着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能动与被动、作用与被作用、创造与更新的关系,其中蕴含着对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及其历史性的强调”。(刘放桐,第146页)西方哲学家实现了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然而问题是,他们的生活世界理论并不着眼于解决人的生活问题,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没有直接关系。对胡塞尔来说,生活世界是建构科学世界的基础,生活世界理论只是构成其哲学体系的一个必然环节;“与人有关的‘生活世界’只是作为先验分析的出发点才成为先验哲学的课题,一旦进入到先验哲学的领域之中,作为具体生物的人及其‘生活世界’立即便遭到排斥——理论的意向和实践的意向在胡塞尔这里始终是径渭分明的”。(倪梁康,第138页)作为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者,海德格尔描绘出了一个人的精神化世界,哈贝马斯创造了一个脱离物质生产的纯粹的语言交往世界,其他人则阐释了生活世界在抵制抽象性、理解他人、界定行为目标等方面的意义,但从根本上来说,他们都没有触及生活世界的本质,以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总之,“尽管他们许多人肯定、甚至强调现实生活世界是他们哲学的出发点和基础,有的人还承认现实生活世界的规律性,但是他们不敢明确承认、有时甚至还否定这些规律性本身的客观实在性,以它们只有由人来发现和表述为理由而将它们归结为人的主观假设和选择、设计。现实生活世界在现当代西方哲学家那里是一个极为模糊的概念。有的人可能对之做出较为客观的解释,有的人则归根结底倒向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甚至唯意志主义”。(刘放桐,第147-148页)之所以产生如此结果,就在于:“现代西方的许多哲学家所回归的生活世界虽然也是人的‘生活世界’,也是一个‘现实的’世界,但却只是人的一种生活、一个‘世界’,即日常生活、意识生活或语言世界,或者说,他们均不同程度地把生活世界意识化、语言化或日常化了”。(李文阁,第198页)因此,对于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来说,现代西方哲学家们的这些生活世界理论是不充分的。 现在的问题是:能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建构一种科学、合理的生活世界理论呢?尽管马克思没有直接使用过“生活世界”概念,然而他关于生活、实践、感性世界的论述事实上为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材料。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如刘放桐、俞吾金、衣俊卿、尹树广、李文阁等人,为此已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尚没有把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作为一项历史性课题。事实上,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不仅能够为走出人类当前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困境提供更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而且可以避免空洞、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实现创新和发展找到一条可行的途径。众所周知,萨特曾断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人学空场”,更有学者指责它缺乏存在论基础,而改革开放之后,人们虽然打破了传统教科书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发展,甚至创造出许多颇具个人特色的成就,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现实的人及其生活、实践和感性世界的论述,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历史考察,结合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方面,建构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那么就有可能解决上述问题。 生活世界实质上是指现实的人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了解自己的本质,以自己的价值观衡量和调整一切生活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而创造出的感性世界;而所谓的生活世界理论,其真正的旨趣就在于通过揭示生活世界的起源、本质、内在要素和结构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人们建构自由和谐的理想生活世界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生活世界的历史生成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首先面临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从存在论上阐释生活世界。在当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论的主要解读中,笔者比较倾向于“实践生成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论归根结底奠基于现实的人及其生活实践所实现的自然、人、社会的辩证的、生成的统一,其中不仅包括人自身的生成,而且也包括自然向人的生成、社会的生成即整个世界的生成。从这种存在论看待生活世界,就会发现,生活世界本身是现实的人通过自己特殊的生命活动方式而创造出来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即通过自己的自由自觉的生活实践,尤其是物质生产实践,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现实能力等等属于自身的尺度,所建造成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