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评价活动中的误导、悖论和言论自由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新汉,徐玲,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陈新汉(1947— ),男,浙江余姚人,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价值哲学学会副会长。

原文出处:
理论学刊

内容提要:

民众评价活动在众多个体评价活动的传播互动中形成。其“无机方式”使得它容易被民众领袖和权威机构误导,由此就产生了悖论。言论自由是解决这一悖论的重要途径。可以从哲学的自由角度和政治学的民主角度来理解言论自由的涵义。不同涵义的言论自由对于悖论解决的意义不一样,它们相互补充。要在政治文明建设中促进民众评价活动中的言论自由。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07)08-0075-07

      一、民众评价活动的一般机制

      评价活动就是主体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反映的认识活动。在评价活动中,主体总是从自身需要出发,从而用意识到了的自身需要即利益作为标准,赋予客体以肯定或否定的意义,由此体现主体的意志。“群体是个人存在的普遍形式”[1](P73),群体作为众多个体在实践基础上的集合,同个体一样具有自己的需要、利益,从而具有自己的意志。而具有意志是主体的本质规定,因此主体不仅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而且以群体的形式存在。社会评价活动就是以群体为主体的评价活动。

      群体可以作多种划分。可以把群体分为有形和无形二类。在有形群体内,基于某种共同需要从而形成共同利益和情感的众多个体,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并发生协调的行动;在无形群体内,众多个体则未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相应地,在社会评价活动中,群体的主体作用就以两种形式现实地体现出来。

      一种是权威评价活动。有形群体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结构,处在群体组织和结构最高位置上的机构即权威机构,一般总能集中地代表所属群体的需要和利益,从而体现所属群体的意志。可以把通过权威机构现实地体现出群体主体作用的评价活动称为权威评价活动。

      另一种是民众评价活动。无形群体不具有一定的组织和机构,评价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就不能通过群体的权威机构现实地体现出来。有形群体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固然能通过权威机构现实地体现出来,也可以不通过权威机构现实地体现出来,在权威机构不能有效地代表群体的需要、利益和意志时,尤其是如此。从辞源上分析,“民”与“官”相对应,意谓不处在权威机构中的平民;“众”与“寡”相对应,意谓多,即大众。为此,可以把不通过权威机构现实地体现出群体主体作用的评价活动称为民众评价活动。

      黑格尔把一个群体内的成员“没有经过某种程序的组织”而表达“他们意志和意见”的方式,称为“无机方式”;反之,则称为“有机方式”。民众评价活动就是这种“无机方式”。黑格尔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在一个群体内“个人所享受的形式的主观自由在于,对普遍事务具有他特有的判断、意见和建议,并予以表达”,因而表面上是混乱的;而“绝对的普遍物、实体性的东西和真实的东西,跟它们的对立物即多数人独特的和特殊的意见相联系”。[2](P332)

      一个群体内的众多个体总是从各自的需要、利益出发,对众多个体共同感兴趣的“普遍事务”发表意见,各种意见在传播的互动过程中相互作用,使“评价活动的主体由个体主体转化为群体主体,评价活动的内容由个体内容转化为群体内容”[3]。从表面上看,各种意见林林总总,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偶然性内隐藏的必然性和现象背后的本质,即群体主体的意志作为“绝对的普遍性、实体性的东西和真实的东西”,也就通过偶然性和现象体现了出来。在这里,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民众评价活动正是通过这种“无机方式”,成为群体主体表达自己意志的一种现实形式。

      民众评价活动有很多类型,兹择其要者作些分析:

      社会舆论是民众评价活动的一般形式。社会舆论是指一定群体内相当数量的成员对社会事物所发表的倾向较为一致的议论。社会舆论的精神内核是群体意识,其本质是“社会公众对社会某些事件、现象或人们行为的评价和态度”[4](P121),体现着一定群体的意志。如陈良宇事件一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议论纷纷,痛斥、反思高层腐败的声音不绝于耳。议论纷纷是社会舆论的现象外观。议论纷纷需要两个条件,即:个人由于切身利益需要公开自己的意见,“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由此就能形成众多个体之间的传播;社会能允许一定群体的人们合法地利用某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公开地表达和交流意见,否则议论纷纷就不能形成,或不能正常地形成。

      社会谣言是民众评价活动的否定形式。社会舆论具有公开性,如果不能做到社会公开,而人们“一吐为快”的欲望又非常强烈,人们之间的意见交流就会利用非法的地下渠道,这时就会出现小道上谣言纷起的现象。社会谣言的现象特征,就其内容来源说,是非官方的;就其传播渠道说,是非大众传播的,甚至是非法的、地下的。如八九年政治动乱中关于天安门广场开枪的政治谣言就属此类。社会谣言是社会挤压下的民众评价活动的非体制化产物,是“官方发言之外的发言”,是影子信息的源头,因而作为一种“反权力”,对于社会的现存秩序具有破坏性。社会当局一般都反对社会谣言。

      民谣是民众评价活动的艺术形式。民谣包括民歌、民谚和顺口溜等类型。官样文章中颂辞谀词连篇累牍,一到老百姓口中,立刻就清浊分明。“诗言志,歌咏言”,民谣是老百姓唱的口头诗,最能道出民心民意,而且迅速、形象、真诚、尖锐。民谣是艺术形态的民众评价,民谣的艺术性来源于两方面:来源于群众的日常的朴素语言,是“那些牧童、灶妪、村妇、野叟以天籁的方言方语表达他们真挚的情意”的产物[5](P43);来源于群众的口耳相传,融合了千百万人的智慧,经历了千锤百炼,因而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在我国古代,流传有这样一些民谚: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直为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都是对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虽只言片语,却有极强的穿透力。

      二、民众评价活动中受到误导的两种情况

      民众评价活动“是人民表达他们意志和意见的无机方式”[2](P332),一般总能较真实地代表社会群体主体的需要和利益。然而,也正是这种“无机方式”使得“绝对的普遍性、实体性的东西和真实的东西”通过偶然性和现象体现出来,从而使得民众评价活动具有自发性及由此而产生的盲目性。民众评价活动中的个体在各自所进行的评价活动中总是自觉地站在个体自身的立场上、用自身利益作为评价标准,他们可能意识到自己是站在群体主体的立场上,也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站在群体主体的立场上。对此,黑格尔说:“他们的行动完全是自发的、无理性”[2](P323)。正是民众评价活动的自发性所具有的盲目性使得它容易受民众领袖和权威机构的误导。兹分别作些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