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和价值导向论要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景源,孙伟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 130072

原文出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价值观一旦形成,就渗入到人们的一切价值活动之中,发挥目标选择、情感激发、评价标准和行为导向的作用。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必须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价值导向与人们多样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人们的多样化的价值观加以引导和调节,树立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先进价值观。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35(2007)04-0046-06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社会生活实践,通过对各种各样的价值进行评价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一旦形成,就渗入到人们的一切价值活动之中,是人们进行价值评价、选择、创造的导向和依据。价值观构成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指导,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先进价值观,才能抵制各种愚昧、腐朽、落后的价值观的侵蚀,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合乎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进人与社会的持续、协调、和谐发展。

      一 价值观及其根据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基于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是人们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价值观作为人们关于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具有什么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好坏、利弊、得失、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神圣与世俗等的观念,是人们特有的关于应该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的约束性规范。

      价值观的外延十分广泛。一方面,它是一个生活气息浓郁的概念,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渗透于人们日常的饮食起居、婚丧嫁娶、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学习工作、娱乐休闲等活动之中;另一方面,它作为一定民族、国家、宗教、阶级、群体等的精神、规范、原则和标准,构成一定社会意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一定文化系统的深层结构。经济价值观念、政治价值观念、法律价值观念、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价值观念、艺术价值观念等属于具体层面上的价值观念;而它们在一般理论层次上,可以进一步形成理论化、系统化的价值观体系,如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就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价值观念、政治价值观念、法律价值观念、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价值观念、艺术价值观念等构成的。

      任何人的价值观都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头脑中主观自生的,而是后天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只要我们“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1] 92,那么,作为一定社会意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人的价值观都是建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是一定时代人们的社会存在、社会实践、生活经历的产物和表现。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 7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 112

      影响价值观形成和变革的具体因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据。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分析,任何人的价值观都来自于他所生活的社会,是一定时代文化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因素潜移默化地濡染和熏陶的结果。同时,社会又常常以其上层建筑的力量,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社会舆论、利益机制的调整以及各种社会约束机制,有目的地传递、灌输某种特定的价值观,校正与这种价值观不相符合的思想和行为,将人的思想和行为纳入社会许可的范围之内,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其中,教育在将人培养成该社会的合格成员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的形式和经历是价值观形成的主体根据。价值观直接反映着主体的实际生存状态,反映着主体的社会地位和立场,反映着主体的利益和需要。一定主体的价值观来自于该主体的生活实践的形式和经历,是主体在价值活动中多次实践反馈的观念积淀与内化。从主体自身的角度看,人们的阶级立场、社会地位、生存方式、生活经历,以及利益、需要和自我意识等,都是影响其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基本因素。其中,主体的需要和自我意识是其价值观形成的两个直接的前提条件。需要是形成价值观的客观前提,价值观就建筑在主体的需要系统之上,是基于主体的需要、从而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反思、整合而成的观念系统。不同的人的需要不同,价值观往往也不尽相同。人的需要的多方面和多层次性,决定了价值观的多方面、多层次性;人的需要的社会历史性,决定了价值观的社会历史性。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价值观形成的主观条件。只有当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生活实践活动中,不仅正确地掌握了客观对象,而且通过自我意识掌握了自身,把主客体区分开来,才能形成需要意识,并在生活实践活动中,以此为尺度评价客体,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而形成某种价值观。可见,主体的价值观是以社会生活实践为基础,在主体需要的驱动下,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逐步形成的。

      价值观一旦形成,又作为文化系统的深层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或历史延续性,在相当长时期内发挥作用,影响和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在社会文化系统中,一定社会的价值观经过长期的历史传递和文化心理积淀,就会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经过教育和熏陶,可能长期占据人们的头脑,影响和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不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迅速改变。在社会变革时期,文化传统可能演变为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阻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及时发生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