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话语的失位与复归

作 者:

作者简介:
何蔚荣(1964-),男,广东梅州人,《学术研究》杂志社副编审,主要从事马克思哲学研究。广东 广州 510050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内容提要:

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教科书哲学”进行的反思和批判开始,马克思哲学的话语方式就在不断地重新构建。90年代后,各种个性化的哲学话语渐露端倪,但却在解释力、说服力和透析力方面明显有所缺失,从而在社会生活面前失位。马克思哲学研究遇到的话语困境表明,哲学要真正发挥自身的功能,必须在话语方式上实现与生活话语的相互切入与转换,从而使哲学功能复归本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应当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哲学价值立场,并以此创建自己的哲学言说方式。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7)02-0013-03

      一

      哲学研究特别是马克思哲学研究在当下的中国社会里多少有些“虚火”,这一方面来自于社会生活、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对“哲学何为”、“哲学何用”的不断质问,另一方面来自研究者们对“哲学是什么”、“哲学如何言说”、“哲学为谁而言”、“中国的哲学如何建构”等诸如此类问题的自我拷问。在纷繁复杂、充满矛盾和遭遇现代性困境的现代中国社会里,哲学充当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具备什么功能,这些本不应该是问题的,现在都成了问题。面对现实、面对生活、面对实践、面对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境遇,哲学研究的目标、定位、功能产生了漂移,直接导致了某种学术焦虑。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社会展开了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思想启蒙与解放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让人们见识到了哲学的无限魅力,即认识到哲学具有充当理论先导、思想先导,为社会政治生活提供理论资源和思想方法,以世界观、方法论启迪人们的智慧的功能。

      这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加速进行,学者们的思想也得到进一步的解放。更为重要的是,整个哲学研究的氛围不断宽松,学术研究的基础与条件也大大改善,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的风气得以形成,马克思哲学学科开始有了相对独立发展的空间。

      20世纪80年代,对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和由此延伸的关于主体性原则的讨论,触发了对马克思哲学的深层思考,其中最直接的体现是对传统马克思哲学教科书的反思。对教科书的反思也成为反对教条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反思过程中,相当多的研究者们主张重新凸显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性,认为实践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也是与传统哲学的本质区别。因此主张将马克思哲学定义为实践唯物主义。虽然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但此观点却由于呈现出强烈的现实感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从而在马克思哲学界形成了强势的“实践话语模式”。由“实践话语模式”开始,马克思哲学的学科性从此变为现实,从单纯的意识形态功能转向了学科发展的道路。

      把马克思哲学作为学科来建构,自然关涉到哲学学科内在的深层问题,如本体论、价值观、方法论、历史观、哲学范式、言说方式等问题。学科发展的需要使马克思哲学研究者们自觉不自觉地与现当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哲学以及中国传统哲学进行沟通与对话,并在解读、阐释经典文本的过程中,渐渐地形成了许多相当个性化的哲学话语,如价值哲学、文化哲学、生存论哲学、生活哲学等。

      但是,伴随着研究主题和方法逐渐走向深化,必然涉及到研究路径、理论的价值旨趣、对哲学话语的功能定位等多种选择。

      二

      从哲学家的生存方式上说,哲学家是以理论的方式介入社会生活,理论思维始终是哲学家的本分,思想的批判和反思,思维范式、理性的批判和建构,这些关乎人类生存的深层问题,是社会分工赋予哲学家的角色要求。独立思考,追求真理,是人类对哲学家的角色规范,在这点上,哲学家是超俗的,神圣的。从另一方面讲,哲学家又是现实的、民族的,因为哲学家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社会形态里,生活在民族的文化之中,生活在以民族为主体的社会生活之中,民族的生存、文化、语言、思维,无不浸润、滋养着哲学家的思想,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直接产生不同的哲学形态。因而民族的立场,也是哲学家哲学言说不可或缺的一个构成要件,哲学的现实性也包含了哲学的民族性。只有成族的,才可能成为世界的、人类的。因而哲学的言说,哲学话语的构建,又不能不遵循民族的传统思维言式、话语表达习惯以至于文化传统。

      上世纪90年代马克思哲学研究强化了问题意识,使马克思哲学的学术性得到加强。相应地,哲学界也出现了“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发展态势。由此,文本研究形成一股热潮。学界热衷于学术话语的构建,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成了很多研究者基本的学术价值取向。就在这样一种情势下,越来越多的专业研究者感到,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话语空间越来越狭窄,哲学作品越来越难读懂;作为学术期刊的专业哲学编辑,体会尤深,每年阅读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然而其中让人感受到哲学家的智慧和理性光辉的文章却不多。

      毫无疑问,学术性的加强是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内在需要。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如何建构彻底的理论?这肯定要研究者具有坚定的理论勇气、坚实的学术基础;否则,何以形成理论的解释力、透析力和说服力?马克思自己首先就是个学问家。没有学问家这个前提,马克思能创作那么多的鸿篇巨著吗?因此,我们不能抽象地把学术性与哲学理论的品格割裂开来。马克思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应当也可以历史地统一起来。

      学术性是哲学话语表达的基础与前提。哲学家表达哲学思想往往只使用属于哲学的专业语言。专业术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哲学家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哲学研究也只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因此,哲学家也需要融入社会生活,哲学研究需要介入社会生活、干预社会生活。如何干预社会生活?如何介入社会生活?我认为,具有深厚的学术含量的哲学话语就是最基本的干预手段。话语的内容是哲学家的思想,话语的形式、言说的方式则要通过社会生活加以检视与修正。哲学不是象牙塔,哲学家的作品应当也必须面对读者。如果哲学家只会用专业术语,那么,读者可能就无法理解与接受哲学家的思想。因此面对社会生活,哲学家应当同时能够操作生活语言,让哲学话语深入浅出,让哲学思想真正为读者、听众理解与掌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