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07)4-145-02 本文对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一些基本的观点及其论述提出了质疑。正确认识和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不仅对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发展与创新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制度和技术同为经济成长的本原动力 人类为揭示经济成长的秘密所投入的智慧已有很多了,其中的一颗明亮之星闪现在技术(可广义理解为各种生产要素)创新与制度变革的历史论战之中。 18世纪开始的产业革命魔术般地改变了世界。这次产业革命及由此形成的高速经济成长始于何因?历史唯物主义的作者认为,产业革命是由蒸汽机、各种纺纱机、机器织布机和一系列其他机械装备的发明而引起的。①马克思曾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科学复兴的强大杠杆。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则认为,导致产业革命及相应的经济成长的原因不应归结于发明创造,而是经过几个世纪缓慢确立的内在化的所有权体系的结果。这种所有权体系保证了个人革新行动所创造的个人收益率接近其社会收益率,从而可以有效地发挥个人积极性和保证把资本和精力用于对社会最有用的活动。道格拉斯·诺斯指出,英国之所以率先进行产业革命,就因为英国较早形成了这样一个所有权体系,特别是率先建立了保护发明的有效制度。而英国之所以在确立所有权体系方面走在前面,则是因为“议会性”君主政体不同于“专制性”君主政体而有利于内在化的所有权体系的形成。 技术决定?或者制度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因科技革命而导致的20多年的高速增长,如同是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更大规模上再现了历史上的产业革命;而中国大陆1979年开始的经济体制 (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所带来的繁荣,使上十亿人切身感受到了制度是怎样决定成长的。另一方面,相反的例证也同样存在:在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故乡、在累积了那么多发明创造的古老中国,为什么工业化却姗姗来迟?而民主共和制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就强有力地存在过,可人类为什么没有提前2000年进入工业化社会? 否定与肯定并存使我们寻找“否定之否定”。也许导致18世纪产业革命形成的质料是那些发明创造,而导致产业革命形成的形式则来自产权制度的变革。产业革命的原因,进一步说也许所有成长的原因,都必然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而形式与内容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这是一种发展变化中的因果联系;更优的形式和更好的内容就是在二者之间的相互推进中生成的。个人产权制度有力地推进了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而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又有效地扩展了个人产权制度,产业革命就在二者的循环积累中形成起来了。这是一种制度与技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改革与创新的循环积累,这种循环积累不仅在世界史上起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也构成中国当代经济和社会成长的基础。 人们在说明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后生产力出现巨大增长的原因时,公认有两条:一靠政策,二靠技术。这里政策的核心就是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占有方式、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变革,使农民从“大锅饭”体制下的懒惰竞争转变为经济竞争,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地提高了;而以生产技术为核心的农民素质的不断增进则使农民能够把他们的积极性不断转化为扩大的经济成果。同样,中国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其强大的动力也是来自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两大源泉。 制度构成行为规则;技术决定行为能力。 当行为规则把人们的努力引向扩大社会财富,当行为能力使人们的努力能够扩大社会财富时,经济社会的快速成长才会发生。在成长的主题下,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之间会有许多的区别,但是基本的原因总是两个:制度与技术、改革与创新。世界产业革命之兴起、中国经济之兴旺,都是建立在制度变革与技术创新双重动力基础上之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决定、相互适应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在历史唯物主义主题下,都有一章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论述。这个基本规律以标准的三段式表达出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构成的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标准论述,作为一种规律的概括是不完整的,而且很容易派生出错误的认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不是简单的“决定”和“反作用”关系,而是相互决定、相互作用和相互反作用的关系。我们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相互决定的历史考察表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决定、相互作用、相互适应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在推进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原始的基本要素。 从哲学范畴来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属于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经济存在的内容与形式。内容与形式作为同一事物的两个基本特征,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互决定。黑格尔曾指出:“形式与内容是成对的规定”,要纠正“认内容为重要的独立的一面,而认形式为不重要的无独立性的一面”的观点。形式与内容的共生性还表现在很多情况下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特性上。“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绝对关系的本来面目,亦即形式与内容的相互转化。所以,内容非他,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事实上,生产关系在很多情况下直接成为生产力要素,例如分工、产业集群等,就包含着直接形成经济效率的生产关系因素。因此,单方面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忽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不是反作用),忽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在本原意义上的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是唯物史观上的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在肯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的同时,也应当肯定生产关系同样也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也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