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展:困境、难题与可能的出路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秀萍,北京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44   刘秀萍(1967-),女,山西平定人,哲学博士,从事发展哲学研究。

原文出处:
学习与探索

内容提要:

从世界历史的演进看,现代化进程在不同的国家起步有早有晚、“现代性”因素在不同的民族或产生于内部或缘自外力,这就形成了“早发内生型”和“后发外生型”两种现代化类型。从目前的现实情形看,“早发内生型”的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现代化的使命,处于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转换的过程中;而广大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社会经济贫困、生产力水平不高,尚未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这样,它们的诸多问题就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展”问题。中国无疑属于“后发展”类型中的典型形态;当代中国对现代化问题的思考、设计和推进,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展”问题的解决。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07)02-0048-05

      一、“世界历史”体系中的不平衡问题

      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在预见现代社会的走向时指出,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交往渐趋普遍化,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将被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1] 255,整个世界进入“一体化”进程,这就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就现实情形看,这种世界历史体系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而形成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1] 67。生产的繁荣和社会化以及需求的扩大,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随着美洲的发现以及东印度和中国市场的发现,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 254在世界市场中所进行的经济交往的基础上,又形成了政治交往、文化交往,并且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这样,资产阶级就“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 255。由于资本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矛盾,加之在世界历史形成中资产阶级所扮演的先行者的角色,而且在当代业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大多是资本主义国家,决定了这个由资产阶级“按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的世界必然会出现畸形、扭曲和不平衡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基本矛盾决定了世界历史体系的总体结构必然具有“等级森严的性质”。之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是与资本积累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分不开的。因为资本积累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内在包含着生产的国际化与社会生活的民族或国家组织形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具有对抗的性质。进而言之,在资本主义历史时代,生产的国际化过程是与资本强行打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使世界上大多数相对落后的国家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少数发达国家的过程交织在一起的。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所特有的“中心—外围”结构正是由此而形成的:“中心”地区集中和垄断着物质、科技形态的资本和财富,是生产与控制中心、债权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外围”地区则是贫困不断蔓延的债务危机区和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地区。这种两极结构在二次世界大战前表现为“世界工厂”与“世界农村”间的国际分工,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表现为“世界城市型”地区与农矿业低技术加工以及污染工业的物质资料生产地区间的国际分工。

      在当代,以非物质材料生产(即第三产业及与其相关的部门)为主的经济结构,以高新技术和高资本有机构成产业为主的生产部门,高度发达的科技教育,实施高社会福利政策,这四点是“世界城市型”地区的基本特征。“世界城市型”地区的形成是资本积累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的必然结果。首先,中心区通过数世纪对外围的掠夺,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并抢先建构了重工业经济结构,这就为率先实现工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其次,中心地区作为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通过剥削全世界以加速发展自己”的特殊部分,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垄断高技术,为了把输出的技术商品转化为不断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当代就必然在外围区发展民族经济的浪潮中以直接或间接的技术控制的形式延续其产业资本的剥削网。最后,利用当代科技革命的兴起以及伴随着按零部件和工序生产的新工艺分工出现的机会,追逐高额垄断利润的中心地区将污染工业、基础工业、夕阳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等逐渐转移到外国,而把大量资金投入到科研、教育、为银行和个人生活服务的电信行业以及高技术领域。总之,中心地区的财富、资本扩展的规模和范围越大,它对世界市场(包括国际市场利息率)、国际贸易的垄断和控制能力也就越强,从而对外围地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而农矿业低技术加工和污染工业的物质资料生产区则是另一番“景象”:承担越来越多的低技术、笨重或污染性的体力劳动;在“世界城市型”地区所铺设的产业资本剥削网、借贷资本剥削网和国际贸易剥削网的控制下而负债累累;生存危机加重;贫困和落后的状况日益加剧;难以摆脱的增长危机和财政赤字。有些西方学者往往把外围地区日趋悲惨的处境归之于该地区的政府管理不当、政策不对头等方面的原因。应当承认,这种看法并非毫无道理,但在总体上却不能说是正确的。从本质上来看,外围地区日趋悲惨的处境是资本积累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展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世界历史时代的不平衡发展规律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性的不平衡发展规律。这一规律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基本结构、基本矛盾和资本积累的世界性扩展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

      在当代,世界历史体系中不平衡发展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其本质上看都根源于结构性不平衡发展规律。主要有:(1)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这不仅反映在西方各国的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及其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同时反映在中心区各国为争夺“控制权”而展开的激烈竞争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竞争愈演愈烈,其结果是,美国在中心区的绝对优势丧失了。中心地区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为争夺控制权的斗争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强烈的冲击使不平衡态势有增无减。(2)后发展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发展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趋明显,发展较快国家的年均生产增长率几乎是发展较慢国家的5倍。与其他洲域的发展中国家比较起来,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处于领先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1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7个在亚洲。而拉美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有所好转,但也只是刚步出经济长期下降的阴影(指经济增长刚刚由负转正)。20世纪90年代的非洲经济增长率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基本持平,保持在3%左右,然而由于其经济增长率仍低于人口自然增长率,故这一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际上在不断下降。发展中国家的两极分化的加剧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利益要求上的差别。其中某些发展较快的国家日趋向发达国家靠拢,从而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的内聚力,同时对南北关系也将产生复杂的影响。目前学术界有的人根据某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外围国家被纳入发达国家的经济集团这一事实,断言资本主义世界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将会弱化。这一观点值得商榷。我们认为,能被纳入发达国家经济集团的外围国家,除了经济增长较快外,还要具备优越的投资环境和资源条件,或对中心区具有重要地缘政治上的战略意义。具备上述条件的发展中国家在外围区当然是少数。对发达国家来说,外围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早已经没有多少“油水可捞”了。在这种情况下,企望发达国家帮助大多数贫穷国家“致富”,那是空想。(3)南北之间的经济差距日趋加大。南北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也就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结构性不平衡发展规律最基本的表现形态。这种不平衡的加剧除了表现在人所共知的经济增长和人均国民收入方面外还表现在:其一,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发展日趋不平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贸易迅速发展,南北贸易愈加不平衡。由于发展中国家产业建构调整较慢,出口商品层次较低致使不少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地位日趋低落。目前70%世界贸易集中在发达国家或为发达国家所控制。另外,由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世界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需求逐渐下降,致使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生产下降到二战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二,国际资本南北流向的日趋不平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国际资本流向日趋转向发达国家,而对南方国家来说,投资不仅日趋缩减,而且还出现了资金严重倒流现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贫富鸿沟的日趋加深和扩展,必将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