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1—0005—0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出了某些不确定因素或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在这样的局势下,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学术研究》杂志社、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共同主办的“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学术研讨会,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和进路”等问题展开,我认为是非常适时的。 这里准备围绕这次研讨会的一个主题,谈谈研究路径的问题。研究路径,作为学者个人的研究取向,当然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由研究者自主选择的。从这种意义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现在事实上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而且还在进一步分化。以一些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各学术群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也可以说是学派的雏形。就个人的研究来说,我主要是致力于重新阐扬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即它的当代处境,当然也包括它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具体做法上有两个切入点:一是从存在论视角(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视角)揭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当代意义;二是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研究全球化问题,展示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活力。当然,在这两个方向上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都很多。就前一个方面来说,复旦大学的吴晓明教授,以及今天来参加会议的邹诗鹏教授、陈立新教授和崔唯航副研究员等,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种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进路,大家在总体方向上保持一致,但具体的做法又各有特色。不过,这不是我今天想展开讨论的话题,我想谈的是关系到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路径选择的问题。学者个人的研究是高度私人化的,似乎完全自由随意,但实际上其研究成果只要公开发表,就要接受学术共同体的检验;一定时期学术共同体的研究风尚也会强有力地影响到个人的研究取向。所以从学术研究的公共平台上来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路径选择,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我以为,下面几个因素,或者说对如下几个问题的回答,将制约我们选择怎样的研究路径,所以我把它们叫做路径选择的依赖因素。 一、学术与现实 最近,陶东风在《文艺研究》上撰文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目前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沦为大众生活的设计师和解说员,指导自己理财、养生成为大众对于学术的最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出现两个趋势:一个是实用化和媚俗化,用文学理论知识来直接为社会大众的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服务,为“我消费故我在”的“身体美学”、“生活美学”充当解说员和辩护士,并把这种本质上和公共性无关的私人事务公共化(比如明星的趣闻轶事本质上就属于私人领域,但是却占据了大众传媒的至少半壁江山)。另一个是装饰化、博物馆化和象牙塔化,那些既不想用文艺学的知识批判性地切入重大公共事务又不愿意俗学媚世的学者常常选择这条“专业化”的道路。 我以为他所说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不仅仅限于文艺研究领域,事实上在哲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关于这个问题,三年前“青年哲学论坛”部分成员曾经进行过一次讨论,其讨论记录经整理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对话》为题,在《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发表后,引起了较大反响,又有一些后续的讨论。当时大家对马哲研究现状的诊断是“学术凸显、现实淡出”。我同意这个基本判断,但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现在几年时间过去了,问题似乎依然存在,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所以这个话题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 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个话题的讨论无论就当时还是就现在的情况看,都有明显的针对性,但问题的提法似乎不很恰当。当时对问题的提法,采取了“学术性”与“现实性”对举的方式,这就是问题所在。因为学术性与现实性并不是互相对立的概念。学术性的反面应该是非学术性,现实性的反面则是非现实性。学术性与现实性并不是简单对应的关系,也不是互相对立的关系。在二者的关系上,实际存在着多种不同类型。(1)有些想法或言论,既无学术性也无现实性,属于空洞无物的空气震动,不在讨论之列。(2)有的研究,学术性很强,但现实性较差。例如历史文献学、考古学等纯粹考据类的研究,这些研究领域甚至反对直接的现实关怀。但应该承认这种研究有独特的价值,不能因为其缺乏现实性而加以贬低和否定。类似于这种研究的马克思文本研究,近年来颇受重视也很有成就。如果研究者不把这种研究的意义无限夸大,乃至以为只有这样的研究才是哲学研究,才具有学术性,也就不能因为其缺乏现实性而否定其价值。(3)有的所谓研究,表面看现实性很强,但学术性却很差,甚至站到了学术的对立面。大家都很清楚,这就是那种御用的学术,迁就眼前事变的学术。说是学术,其实是学术的异化,其现实性也是虚假的。(4)学术性与现实性相互为用、齐头并进。这是最好的类型,也是哲学研究理想的和正当的类型。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情形,甚至可以说,一切真正的哲学研究,都属于这种类型。 从哲学史上看,我们不难发现,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并不像通常理解的那样简单。“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是“把握在思想中的它那个时代”(黑格尔)。从这种意义看,一切真正的哲学从来都不曾脱离现实,只不过表现现实的方式不同罢了。即使是中世纪的经院哲学,过去我们以为是脱离现实的“烦琐哲学”,其实在那个时代,宗教是人们的现实生活须臾不可离开之因素,甚至是现实生活的主宰。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固然会失去自身的独立性,失去智慧的品格,但却不能说是远离了现实。那个时代的宗教犹如我们现在的政治,其实是现实性最强的东西。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有时还以内容和形式上相分离的形态显示出来。例如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分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道德哲学时就发现:黑格尔的道德哲学从形式上看是抽象的,但内容却是现实的;反之,费尔巴哈的道德哲学从形式上看是现实的,但内容却是贫乏的、空洞的。这与我们今天的某些情况类似:有的人成天把“现实”挂在嘴边,其实是“非现实”地谈论;有的人不怎么喊“现实”的口号,但却通过扎实深入的学术研究,引导和深化了对现实问题的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