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8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6)12-0033-06 人是什么?几千年来,人们给予这个问题各种答案,但是,只要人类的未来是无限的,这个问题的回答方式就是无限的。“人的本质”,就是人类认识自己、反思自身的成果。人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还无法宣布这个问题的终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本体论意义的追问,“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已经逐渐从理性的视野中淡去,代之而起的是“人的本质应该是什么”的价值论和“人的本质可以是什么”的方法论两大系列问题的探索。人始终处在“是”与“不是”之间,永远处于此在的现实和未来的可能之间。 一、研究方法的归纳 “人的本质”是一个难以穷究的问题吗?这个问题,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之久,但是它的滥觞,是近代以来的事,随着人道主义以及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人的本质问题才逐渐进入系统化的研究而不是简单的独断论式的定义阶段。“人的本质”的思维方式开始于本质主义方法论,本质主义方法论是从古希腊就开始的思维方法,为了认识和把握世界,人们必须找到事物的“共相”,一种使事物具有某种共同性并使该类事物为其所是的要素。本质主义代表人类思维的形而上学阶段,它试图在事物当中寻找某种相对稳定的属性。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维属性看,这个问题一开始就包含着内在矛盾和紧张,因为人不是纯粹的物理存在和生物存在,他是社会和文化存在,他不仅具有某种共相和不变的性质,而且人的根本特性,就是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的能动的实践,实践活动必然对人的属性结构进行不断的建构和重构。因此,寻求人的某种相对固定的本质与人本身的发展可能之间,始终存在着紧张,正是由于这种紧张,才造成几千年来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争论不休。 从“人的本质”问题研究成果的理论谱系来看,这个问题的探索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价值论方法,以“人性善或恶”的价值评判概说人的本质。在中国和西方哲学、伦理学史上,以“人性”作为人的本质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是在古代和近代。在欧洲启蒙运动前后的几百年间,人性研究达到高峰。二是本体论方法,以“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本质主义表述,作为问题的核心,寻求人的本质的根本,这种研究方法在古代哲学中已经萌芽,只是在近现代理性主义思潮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带动下才成为19和20世纪前半叶的主流研究方法。三是系统论方法,以分析人的属性结构以及结构之间的关系,来探讨人的本质,这种方法主要是社会进化论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主要观点是将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有机结合。四是逻辑的方法,就是在批判前人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进行理论说明,这种方法主要是在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理论界形成的。五是辩证的方法,将“人的本质”视为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结合,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处于发展与建构之中,这种方法以“存在主义”为代表,他们的结论是“存在先于本质”。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的本质”问题随着研究方法的改变,结论也不尽相同,每一种方法都代表特定时代最高的研究水准。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人学研究浪潮,“人的本质”问题,不仅是人学研究的开端,也一直占据着核心位置,人学理论的扩张,往往是从“人的本质是什么”的回答开始的。20年来,“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逻辑方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等前人哲学的扬弃关系中,探询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内容;或者从马克思本人的人学思想发展的逻辑,分析马克思在思想成熟以后所秉持的“人的本质”概念,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概念的来源来解析“人的本质”范畴。二是本体论方法,着重于对“人的本质”进行本体论的阐明,试图从概念的理解返回到人的现实生活,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的形而上问题。三是价值论的方法,一方面,根据马克思的某些观点将“人的本质”定义为自由或其他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从人的本质是什么出发,论述人的本质应该是什么。四是结构主义方法,从分析人的属性结构的角度论述人的本质,如人的本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结合,或者人的本质是个性、人性、属性的结合等。五是存在主义方法,也就是将人的本质置于可能与现实之间,此岸与彼岸的过渡状态,赋予人的本质相对固定的属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这种研究方法是在21世纪以后逐渐成为主流观点,它标志着我国人学理论,已经具备了转化为社会制度设计原则的可能性,那就是,不再将人的本质视为不变的某种属性,也不是将人的发展看作向某种先验本质的靠近,而是认为人的本质有多样的发展可能。这个理论必然在逻辑上产生两个成果,一个是认识论成果,即认为人的发展是有多种可能性的,如何确立合理的人的发展目标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对“人的本质”研究方法的本体论阶段的超越,它宣布本体论研究的消极意义,而将人的本质推向能动的建构阶段;第二个是方法论成果。在确立人的发展目标之后,如何创造条件,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即人的本质的建构方法,成为真正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到此,我国人学理论,初步完成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追求的跨越,也以这个方式,宣布了“人的本质”问题的阶段性解决方案。 二、人的本质的研究方法及其成果 (一)“人的本质”的逻辑方法研究 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起始方法就是“逻辑方法”,通过“人的本质”概念的演变和理论发展的线索,推导出“人的本质”问题的解答,这是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前提。 1.人的本质是难以穷究的命题。当人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时,真正的人的时代便宣告开始。但是这个问题注定是充满困惑的,因为人既是发问者,又是被问对象;既是有限存在,又企图给予问题的穷尽解答。给人的本质一个全面的定义,困难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人本身是极其复杂的存在,事实与价值的合一;二是人的本质是发展的,固定的范畴难以把握变动的事实;三是人给自己下定义的个性化,使“人的本质”的理解必然带有洞穴化特征。在历史上,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取得过三次重大成果。第一次是以自然界为参照系,人在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中显现出人所独有的理性思维本质;第二次是以神性作为参照,人终于明白神性的彼岸性,从而最终回归到人自身的现实性;第三次是以他人和社会作为参照,在自然本质之上确立了社会本质的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的成就。由历史可知,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也是可变的,人的本质是多层次的结构,不同的本质层次都应该受到关注和眷顾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