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我及其实现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德军,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兼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开封 475001)

原文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人是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存在物。“自我”是人对“我是谁”的一种认识。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前提。自我有自然自我、社会自我和文化自我三种形式,人的自我实现就是要通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自我把自然自我转变为文化自我,达到一种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状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字号:

      人是自然界一切存在物中的最高存在者。他不仅现实地存在着,而且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具有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人处在与自然、社会和人自己的复杂关系中。为了生存人要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所以人要认识外在的自然世界;为了取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人要结合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所以人要认识社会;进而,人为了更好地生存,人还要不断地反躬自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了什么,在物质生存的基础上,我还想干什么,还应该追求什么”,为此,人还有一个关于人的自我认识问题。正如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所指出的:“从人类意识最初萌发之时起,我们就发现一种对生活的内向观察伴随着并补充着那种外向观察。人类的文化越往后发展,这种内向观察就变得越加显著。”即使是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早期,“在对宇宙的最早的神话学解释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宇宙学比肩而立;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的起源问题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①

      一、“认识你自己”——什么是人的自我?

      自我意识是人高于动物的一个主要特点。康德认为“人能拥有自己的自我表象这一点,使人大大高于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因此人才是个人,又由于意识在人可能发生种种变化的情况下具有统一性,人才始终是个人,亦即有身分和尊严的、不同于物——例如无理性、可以任意处置和支配的动物的存在物。”② 人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意识到并说出“我”的存在物。人不同于物在于他不仅存在(生存),而且对自我的存在有所反思。正如一些哲人所言,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乃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是人的立身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③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一种未经审视的生活还不如没有的好”④,因此,对自我的认识,是人之为人的独特的生存特性,是人类诞生以来与人的生存相伴而生的人的活动。人是什么,人生存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存,这些是自古以来一直困扰着每一个人的问题。

      所谓人的自我,就是人对“我是谁?”的认识。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能够意识到并说出“我是人”或“我是作为人存在的”。但是,人虽然有关于“我是人”或“我是作为人存在的”这种自我意识,并不意味着就是对“人”、对“作为人存在”有了确切的认识和理解。尽管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对于自己是什么,都能明确回答说:“我是人”或“我是作为人存在的”;但如果进一步追问:“人是什么?”或“作为人存在的人是什么?”就往往不能确切地回答。可见,人关于“我是人”或“我是作为人存在的”这种自我意识,同人对“人是什么”的自我认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⑤

      知道人是什么,按照人的标准去做就简单了,问题在于人是一个复杂的发展的没有固定本质的存在物。所以,对于人是什么、我们是谁的认识也是最熟悉而又最困难的问题。“从最古老的时代起,人们就一直在力求认识自己,但是人们也承认,这是极其困难的。真正的自我认识,似乎是最难获得的认识。它本该是最容易的,因为再没有什么东西比人自己更接近人的了;然而正因为这种接近,这样一种认识绝不可能是一件冷漠的事,或者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认识了,于是,在生存中最接近的东西,也许正是在理解中最遥远的东西。在现代,我们在人是什么或我们是谁这个问题上的理解不一致,更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时代彼此冲突的各大意识形态,反映出对于什么构成了真正的人类生存的不同理解。”⑥ 人的复杂性表现在人不仅是一个自然存在物,而且还同时是一个社会存在物和精神文化存在物。人是物质和精神、肉体和灵魂、存在和思维的统一体。人介于物和神之间,既有物性也有神性或先有物性后有神性,既是物又不是物,既是神又不是神,既是东西(thing)又不是东西。“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人来源于物而趋向于神,人是一种发展的存在物。人是靠发展来生存的,没有发展人就难以生存,这是因为人是一种未特定未专门未确定的存在物。与动物相比,“动物的器官适合于特殊的生活条件,像一把钥匙一样,只适合于一把锁。动物的感觉器官也同样如此。这种特定化的效果和范围也是动物的本能,它规定了动物在各种形势下的行为。然而,人的器官没有片面地为了某种行为而被定向,在远古就未被特定化(人的食物也是如此,人的牙齿既非食草动物的牙齿,亦非食肉动物的牙齿)。所以,人在本能上也是匮乏的:自然没有对人规定他应做什么或不应做什么。因此,人没有专门的生育季节,人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相爱生殖。”⑦ 人的原始特性是:生理结构上未特定化,反应机制上未确定性,生存功能上不完备性。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说:“人的非特定化是一种不完善,可以说,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对人作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⑧ 因此,“人较动物而言,在本质上是非决定的。此即人的生命并没有遵循事先决定的路线,事实上自然只是使人走完了一半,另外一半尚待人自身去完成。”⑨“所以,人必须依靠自己完成自己,必须决定自己要成为某种特定的东西,必须力求解决他要靠自己的努力对自己解决的问题,他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是创造性的。创造性作为一种必然性,植根于人本身存在的结构之中”。⑩ 未完成性和可塑性表明人是不确定的动物。能否成为人,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偶然性、复杂性。现实的人没有固定的本质,人是易变的和可塑的——人们可以作需要超出他之外的事情。人可以退化到动物,也可以上升到神性的高级阶段。由于人的复杂性,哲学史上,对人的自我有不同的认识,侧重于人是精神的存在,认为“我是一个抽象的实体,一个仅仅思维的实体,肉体是不属于我的本质的”;侧重于人是物质的存在,认为“我是一个实在的感觉实体,肉体的总体就是我的‘自我’、我的实体本身。”(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