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俞吾金,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 200433   俞吾金(1948— ),男,浙江萧山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复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在当代中国,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诠释主要有三种见解,即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和社会存在本体论。本文在分析、评论这三种见解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种见解,即成熟时期马克思哲学乃是一种实践—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这一新观点的提出使马克思本体论的全幅内容得以显现。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0289(2006)05-0006-006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胡塞尔、海德格尔、哈特曼、奎恩、卢卡奇、萨特、古尔德等人的本体论思想的影响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开始从认识论、方法论的维度转向本体论的维度。尽管马克思从未使用过" Ontologie" (本体论)这个德语名词,但在其早期著作中却使用过" ontologisch" (本体论的)这个德语形容词,但他并没有从理论上对本体论问题进行过专门的论述[1—p197~216]。然而,奎恩的“本体论承诺”的思想启发我们,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不可避免地会有自己的“本体论承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完全可以从本体论角度加以探讨。

      三种流行的本体论见解

      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诠释中,当代中国理论界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种见解:

      第一种见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物质本体论”(ontology of matter)。显然,这是一种沿着传统的唯物主义路线,在恩格斯、列宁和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影响下形成起来的、占支配地位的理论见解。

      按照这种物质本体论,哲学的使命乃是考察与人的活动相分离的自然界或物质世界本身。事实上,恩格斯坚持的正是这样的哲学立场。他在阐明社会与自然的共同点以后,笔锋一转,写道:“但是,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2—p247] 乍看起来,恩格斯对社会与自然的差异的论述是合乎常识的,但全部问题在于,在现代社会中,“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究竟是否可能?从马克思的论述可以看出,这是不可能的。他这样写道:“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3—p128]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在批评费尔巴哈对自然所采取的直观的态度时指出:“费尔巴哈特别谈到自然科学的直观,提到一些秘密只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眼睛才能识破,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自然科学会成为什么样子呢?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工业和商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材料的。……此外,这种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在其中生活的那个自然界,也不是那个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说来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4—p49~50]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不过是人和自然界的本质上的统一,因而不可能撇开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把自然界与人分离开来,抽象地对自然界进行直观。马克思甚至告诉我们:“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3—p176] 尽管马克思反复说明不能离开人的目的活动抽象地考察自然界或物质世界本身,但恩格斯关于与人的反作用分离的自然界或物质世界的本体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史上仍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众所周知,恩格斯把自己的辩证法称为“自然辩证法”,他试图像斯宾诺莎和18世纪的唯物主义者一样,从自然界或物质世界本身来说明自然界或物质世界。不用说,恩格斯反对沃尔夫式的神学目的论对自然或物质世界的干预是正确的,但他这样做的时候,却把洗澡水和小孩一起倒掉了,即把人的目的性活动对自然的干预和影响也否定了。

      正是在恩格斯的影响下,列宁为“物质”概念下了这样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5—p89] 基于这样的理解,列宁总是沿着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路,提出如下的问题:物质第一性,还是精神第一性?尽管列宁也赋予实践活动,即人的目的活动以相当的重要性,但他主要是在认识论的范围内肯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哲学笔记》中,列宁写道:“理论观念(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要注意这点——这个统一正是在认识论中。”[6—p236] 也就是说,尽管列宁十分看重实践在认识论中的作用,但在本体论上,他始终坚持的是物质本体论的立场。

      在恩格斯和列宁的影响下,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也坚持这种物质本体论,热衷于脱离人的实践活动,抽象地谈论如下的问题: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而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显然,这种物质本体论并没有超越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从而也不可能真正地认同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论。

      第二种见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本体论”(ontology of praxis)。这是在马克思本人的文本的影响下,从葛兰西实践哲学的背景中形成起来的一种新见解。

      按照这种见解,实践不光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意义上的基础性概念,而且首先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意义上的基础性概念。实践活动,尤其是生产劳动,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应该从实践出发去看待并解释人、自然、文化、观念、范畴、国家等一切其他的现象。正如马克思在论述自己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时所指出的:“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4—p43] 与物质本体论比较起来,这种实践本体论触及到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然而,它仍然没有把这一本质特征完整地反映出来。因为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学问,而存在与存在物之间的差别正在于:存在物是可见的、可触摸的、可感觉的,而存在则是不可见的、不可触摸的、不可感觉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中曾经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7—p8] 显然,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抽象力”指的正是理性思维,而理性思维乃是人的感觉和知觉所无法取代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