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62(2006 )06—0005—05
在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循环经济浪潮的兴起;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进程的启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都昭示着一种具有新质的发展实践的逐步形成。这种新型发展实践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它自身所具有的低代价性。换言之,从高代价发展走向低代价发展,可以说是当代发展实践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向。
一、新的发展理念:通过抑制代价来实现发展
由于社会是通过付出代价并扬弃代价而实现进步的,因而,发展与代价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当我们从价值学的视角考察发展与代价的关系时,就会发现在它们的互动中,存在着两种类型、四种情况、四种结果。其一是它们双向互动、同步运行的作用类型。这种类型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低代价、低发展的情况,其结果只会导致一种低下的发展效益;二是高代价、高发展的情况,其结果是阻滞和损害了发展,也会导致一种低下的发展效益。其二是它们逆向互动、反向变化的作用类型。这种类型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高代价、低发展的情况,其结果会导致负的发展效益即会出现社会发展的衰退;二是低代价、高发展的情况,其结果会导致一种高的发展效益。当社会系统出现了发展与代价双向互动、同步运行的情况,特别是出现了高代价、低发展的运行状况时,在本质上说都是高代价的发展状态。
根据社会的最优化原理,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的发展目标当然是发展效益的最大化,即要在发展进程中遵循效益最大化、代价最小化的原则。这一原则,从发展与代价互动关系的角度分析,则表现为要追求发展效益与发展代价二者比值差额的最大化。而这种差额的最大化意味着:其一,人类在发展实践中不可能选择发展与代价双向互动、同步运行的关系模式;其二,在发展与代价逆向互动、反向变化的类型中,人类也不可能选择其中的高代价、低发展的恶性运行模式。换言之,人类只能走低代价、高发展的道路,这种道路其实是一种低代价的发展道路。
低代价、高发展、高发展效益的情况实际上是发展与代价之间良性的逆向互动的作用形式。如果从发展实践的角度考察,这种良性的逆向互动作用形式具体表现为:在发展实践中,付出的代价越大,则取得的发展效益就越小;发展的效益越大,则付出的代价就应越小。
根据发展与代价之间所存在的良性的逆向互动、反向变化的作用原理,我们对发展与代价间的关系、特别是发展实践的价值追求等问题可以获得这样一些深刻的认识。
第一,我们在评判一种发展活动时,不能光看发展建设获得了什么、获得了多少,还要看在发展建设中付出了什么代价、付出了多少代价。如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某一发展主体要想获得进步、取得成功,不能只看该主体得到了多少,其发展目的实现得如何,还要看他比别的发展主体少付出了多少。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发展主体有时虽然也达到了自己的发展目的,但他比别的主体付出得多,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严重,那么,这样的发展主体显然也不是理想的、完全的成功者。也就是说,“谈到发展时,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即发展水平的衡量不能光看‘产出’,同时要看‘投入’,即用多大的代价来取得这种发展效益。如果发展得不偿失,那么,这样的发展就很难说得上效益。而且,这样的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代价就越大,其效益也就越差。”[1]
第二,由于在发展与代价间存在着良性的逆向互动关系,则意味着,我们在发展实践中克服和抑制代价、实现代价的最小化本身就是发展,会直接提高发展的效益。以我国的现实情况为例,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从资源投入与产出来看,2003年我国GDP按现行汇率计算为1.4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GDP的4%左右,但消耗了50亿吨左右的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的消耗量分别达到全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 而如果我国单位GDP的矿物和能源的消耗能降到世界平均水平, 那么就相当于增加了两倍多的能源,如果能降到美国和日本的水平,那么就至少相当于增加了5—6倍的能源。可见,降低能源的投入和消耗,是直接提高我国经济效益的根本举措之一。对于代价的态度,我们应该牢记美国前自然保护协会主席约翰C ·索希尔的名言:“最终,决定我们社会的,将不仅仅在于我们创造了什么,还在于我们拒绝去破坏什么!”[2]
第三,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发展与代价间良性的逆向变化的作用原理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即不能仅仅关注建设和发展,或不能为发展而发展,而应当从代价的角度理解和把握发展,从抑制和克服代价的角度促进发展、实现发展。这就是说,从代价的角度理解发展,不仅仅要看到代价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还要进一步看到实现代价的最小化本身就是实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的内在一环。对各级政府来说,不能只是关注和追求发展,应当同时关注和抑制代价。那种只关注和追求发展而忽视代价的模式是传统的发展模式,那种只关注和追求发展而忽视代价的政府也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在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的总体方略是:不能仅仅通过增长、建设来实现发展和进步,还应当通过抑制和克服代价来实现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