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怎样陪伴孩子读书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长里短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说到“陪读”,做父母的都不陌生,因为这是学校老师布置给家长的每天必做的一项“作业”。当孩子放学回到家,孩子学习时家长就要陪伴着,从孩子的预习、复习、写作业到检查作业等环节,家长都要辅导、监督和检查,最后还要签字。

      我认为,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样做反映出了家长对孩子的自学、自控、自信能力的不信任和担心,对孩子日后的学习工作是不利的,会影响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甚至会使孩子养成依赖、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所以,我给孩子做“陪读”时就有点与众不同,我主要是给孩子营造一种学习的家庭氛围,重在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自己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习惯。

      在我的家庭,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我不是急于让他做作业,而是给他一点自由玩耍的时间,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吃过晚饭,孩子的学习时间到了,我的“陪读”也就开始了。我和妻子也就各自忙开了,妻子先处理一些家务,处理完了就做她自己的事情;我则坐下来开始我的学习,或阅读,或写作。这时的家庭中就有了一种读书学习的气氛,孩子学习时就比较专心,学习的效率就高。当孩子完成作业按照老师的要求让我检查签字时,我一般是随手就给他签上名字,因为事前我已经跟孩子约定,让我签字前他自己必须检查好。

      当然,这样做,也曾遇到过麻烦。一次孩子有一道数学题做完后没有认真检查,我随手给他签了名。结果第二天他被老师批评了一通,原来他看错了题目中的一个关键数字,全班只有两三个人搞错了。晚上我再给孩子签字时,发现老师还在本子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家长要督促孩子认真做作业,首先自己要认真!”显然,这是在批评我没有认真检查孩子的作业。但是,我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仍然我行我素。因为我发现,孩子经受这次批评后,每次做作业都更加认真地检查验证了,后来他所做的作业基本上没有做错过。

      其实,我这样做也并非什么新招,我记得,世界著名作家泰戈尔的父亲教育儿子就有独到之处,他能以自己的示范作用影响儿子。每天早晨他把泰戈尔叫醒后,父子俩便一起背诵古诗。吃过早点之后,他又让泰戈尔坐下来,静静地听自己颂唱经文,然后一块儿去散步。散步时他对泰戈尔讲各种知识。回到屋里,再教泰戈尔读英文。晚上,父子俩又一块学习,他还以天为书,给泰戈尔讲初级天文知识。随着泰戈尔的求知欲越来越浓,他便把家里的藏书展示给孩子,使泰戈尔得以饱览了名著。后来,泰戈尔经过自身努力,成了名扬全球的大文豪。完全可以说,泰戈尔的成功,与小时候有一个能陪自己一起学习的父亲是分不开的。像这样成功的家庭教育事例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是俯拾即是的。当然,我不是指望孩子一定要成为泰戈尔那样的名人,我只是在努力地向泰戈尔的父亲学习,做孩子学习的伙伴。

      本来,教育的终极意义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充分说明了自主与自立的重要。父母的作用就是要帮助引导孩子激发出自主与自立的力量。而孩子的自主与自立意识和能力只有在得到信任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所以,家长不要一味地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孩子,不要对孩子的事情一手包揽,要退居到“二线”,只在幕后为孩子把握把握方向,指点指点迷津,好让孩子自己走上人生的舞台。换句话说,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不是一定非要手把手地去辅导孩子的功课不可,而是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促使孩子主动自觉地去学习。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善于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一种能适应孩子的需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孩子自觉自愿学习的氛围。因为有了这样一种氛围,孩子就成了学习的主人,那学习成绩肯定就能上去了。如果没有这种氛围,而是一切由家长包办代替,那就是以家长的需要代替孩子的需要,以家长的动机代替孩子的动机,孩子完全成了客体了,其主体精神必然会被压抑,受遏制,结果也只能是家长累得要死,孩子却不争气。

      所以,为了充分发扬孩子的主体精神,让孩子积极行动起来进行自我教育,建议大家在督促孩子的学习时,不妨采用我的与众不同的“陪读”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