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儿童越来越多地与机械打交道,例如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有一个“重新启动”功能,画面出现故障时的解决办法之一是按“Reset”(重新启动)按钮,于是又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是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并不像计算机的“Reset”按钮那么简单,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许多“理所当然的生活智慧”正在慢慢被忘却,为此加强培养信息社会孩子们的基本生活能力便显得格外迫切。 现在的孩子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呀!一位初中生曾经说过:“我是一个爱玩爱闹的人,可我却没有自由,没有游戏的时间。平时,我爸爸妈妈不让我出去,他们说外面不安全,怕我被坏人骗。即便跟同学一块出去,他们也不允许,怕我摔着磕着,怕我被学习不好的同学带坏。我没有真正的朋友,也没有真正快乐地玩过,我的娱乐范围只限制在家中,只限制在电视机和游戏机上。我真想跑上山冈和风儿游戏,与云儿赛跑,让阳光抚摩着我。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惬意的生活啊!” 绿色的城郊、神秘的山谷、宽阔的原野、金黄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老师吗?是啊,父母们只希望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难道大自然不是一个好的、让人受用终生的老师吗?放开胆量,让孩子去体验吧! 亲近大自然 谁也没有想到,大自然中小小的生命竟然成了鲜活的“教材”! 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据说,越是与大自然亲近,越容易感情丰富;越是顽皮好动,越使生活乐趣无限;而感情丰富又顽皮好动的人,往往是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人。 我常常在想,大自然对于人类究竟是什么呢? 生活无数次地证实,亲近大自然的人,固然不能保证永远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而疏远大自然的人,注定难以进入和谐人生的正常轨道。 柳斌先生说:“孩子固然是家庭的孩子,社会的孩子,但首先应该是自然的孩子,大地的孩子。我们需要塑造孩子,但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天真,不能以一代人的刻板为代价。因为被这种呆板所钝化的,恰恰是人类活跃的思维,被磨损的恰恰是灵感与悟性。”他还特别强调:“童趣、童真、童心必须予以精心保护,使之不受践踏,不受破坏,因为这是形成健全人格的最为重要的基础。” 卢梭说:15岁之前的教育必须在远离城市的农村中进行。 早在18世纪,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就高举起自然主义教育的旗帜。他大声呼吁: 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之中。只因社会的文明特别是城市的文明才使人性扭曲、罪恶丛生。因此,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一位大教育家陶行知。他在批判旧学校“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同时,创造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核心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为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陶行知说: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 遗憾的是,卢梭和陶行知的这些现代教育思想,在今日中国似乎失传了。 现代的人是一个亲近自然的人,而绝不是一个远离自然的人。 怎样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我的教育建议是: 解放教育。今天中国的教育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学校不敢组织孩子参加野外活动,夏令营、冬令营、春游、秋游大为减少。学校为什么不敢组织?是因为怕出事,一出事就打官司,父母把学校告上法庭,学校输怕了。越不组织,孩子越不能得到锻炼,越不组织,孩子越没有经验,越容易出问题。因而我们要尽快解放教育,让我们的教育更适合孩子,我们不需要违背孩子天性的教育。 父母要经常给自己充电。父母要学习一些关于自然的有关知识,并把自然知识教给孩子。每一周或两周带孩子到野外考察一次,让我们的孩子在大自然中经风雨见世面,去开阔眼界,增强自己的耐力,热爱大自然,成为一个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 走进是星河 对于孩子来说,“星星河”是一条充满魔力的河,她让心灵的荒漠变成了绿洲,她让勇敢代替了懦弱,她让孤独变成了欢乐。 对于成年人来说,“星星河”是一条无比神奇的河,她使代沟变成了彩虹,她使困难的教育变得轻松愉悦,她使生活美得醉人心窝。 “星星河”的神奇魔力来自哪里?也许因为她是一条爱河。这条爱河发源于孩子的童心,发源于父母的爱心,发源于专家的慧心。 1995年的春节,北京三个独生子女家庭走到了一起,父母们为辛雨奇、陈若欣、周鹤三个小女孩组织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并且举行了激动人心的评奖活动和颁奖仪式。 这三个独生女走到一起是非常自然的。她们是幼儿园的好朋友,又是好邻居。幼儿园毕业后的假期里,她们难以忍受没有同龄伙伴的生活,频频打电话约好朋友来家里玩。令人欣慰的是,三家的父母感受到了独生子女交友的强烈需求,他们不但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交往条件,还萌发了组织一个较稳定的快乐大家庭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