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市长奖、北京市中学生银帆奖等各类大奖30余次。 父母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1988年,朱若辰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从事音乐创作,母亲在出版社工作。 从小,朱若辰的父母就注重培养他的动手能力。爸爸常常带他去北京的各个博物馆、科技馆参观。等他大一些了,父母把他送到展览馆,让他一个人进去参观。没有父母在身旁,朱若辰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展览馆的工作人员,或者是把问题记下来,回家后再从书上找答案。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爸爸买来了航模图纸,让朱若辰按照图纸组装起来。他坐在桌子前几个小时,组装了一辆漂亮的航模。不到十岁,朱若辰就自己组装了五百多个零件的大军舰,军舰上的每一个细小的镙丝都是他拿镊子夹上去的。初中时他曾多次在各类航模、车模竞赛中获奖。 朱若辰的父母还着重培养他的创新思维。 上初中时,有一次,朱若辰在一个问题上跟老师的意见不一样,老师否定了他。而爸爸鼓励他说:“你的这个想法很好,老师不一定百分之百都正确,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这很好嘛。” 后来老师对他善于提问、善于思考的学习精神进行了肯定。这件事让朱若辰明白,关于问题的具体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 进入高中后,他参加了学校的天文协会和生物兴趣小组,一有时间,他就往学校的实验室里钻。 高一时,他做培养菌的实验。在给小苗做培养时,小苗常常被细菌污染,长了别的菌种,实验失败了。一次次失败让很多同学都泄了气,朱若辰不怕,失败了再重来。经过总结,朱若辰发现,实验中的操作思路和设计没有问题,肯定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差错,他一遍一遍地在实验室里观察,研究,直到成功。 在实验研究中,朱若辰经常向导师提出自己的想法,有些想法导师一听就知道是错的,但是导师不直接告诉他,而是让他自己找答案。若是他提出的研究思路,导师也没尝试,导师就鼓励他,并和他一起探讨。 做实验不能总呆在实验室里,要和实践相结合 2004年3月,朱若辰参加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并参加了北京市科协组织的科技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杨希才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有关桑树病害的科学研究。 研究初始,用的桑叶都是从外面运来的。课题做了一段时间后,朱若辰想要看看真正的桑蚕种植地,可是北京很少有大面积的桑蚕种植地。他决定去杭州的桑蚕基地。 朱若辰把想法告诉父母后,妈妈首先赞成,实验和实践相结合,会对研究更有帮助。为了表示支持,妈妈还特意请了假陪朱若辰一同去了杭州。 他们来到靠近海宁的一个小镇上,找到了桑树林,朱若辰跟桑农打听,地里有病害吗?桑农很奇怪,怎么会有人来找病害呢。在听过朱若辰的介绍后,桑农让他自己到地里找。 找了半天,朱若辰没发现一片有病征的叶子。只得继续在桑园里转,妈妈也跟着转了一天。 第二天,朱若辰有了经验,不能总在一块地里找。所以他跟当地人借了辆小车,这块地里没发现,就到远处的一块地里找。 终于,在密密麻麻的桑园里,朱若辰找到了染病的桑叶,有的是局部表现,有的是整体表现。“妈妈快来看啊。”朱若辰激动地叫起来,妈妈也高兴地跑过来,和朱若辰一样兴奋起来。 这次实践,使朱若辰对桑树的整个生长过程都有了了解,回北京的时候,还特意问桑农要了一小株桑苗,现在还养在家里。 不管得奖与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要学会享受过程。 做实验难免会和课业学习冲突,朱若辰合理地安排时间,把平时踢球、玩游戏的时间都用在实验上。 周末做实验时,如果实验到一半,就因为天气不好而回家,做的实验就白费了。朱若辰总要等到结果出来,哪怕外面狂风暴雨,经常夜里十一二点回家,父母看他淋得一身雨,心疼他,却从来没阻止过他。 朱若辰说,他对做研究的兴趣不亚于对踢球打游戏的兴趣,他从未觉得辛苦,也乐得钻研,同时也更有信心。 2006年3月24日,在第26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幕式上,朱若辰从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手中接过了“市长奖”。“市长奖”设立于2003年,是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最高荣誉。朱若辰心里很高兴,尽管他做实验并不是为了得奖,但手里的奖杯还是让拥有了一种成就感。 紧接着,他就为参加2006年英特尔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进行充分的准备。 在做展板的几天里,朱若辰经常凌晨三点睡,早上七点爬起来接着干,只要醒着就改设计。 因为准备充分,朱若辰没有丝毫的紧张,面对十几个评委一对一提出的问题,他都在规定的十五分钟内回答完毕。 一整天的答辩没有让朱若辰感到烦,讨论得很融洽,气氛活跃,美国评委这样评价朱若辰:“不但对你的课题,你对整个领域的研究了解得很多,你掌握了更多前沿性的东西。” 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朱若辰的同学去机场接他时,说他是“大赢家”,可他却说:“我只是幸运的一个,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个比赛,但是又有多少人得到了奖,没得奖并不代表比我差,而是他们缺少一点运气。” 朱若辰经常把感谢挂在嘴边,他感谢中科院杨希才导师给予他的指导,感谢学校对他的支持,感谢父母在他研究失败的时候给他的鼓励,感谢同学对他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