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个案 余先生是一位中学教师,一天,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在学校犯了错,他也被“请”到了学校,父子俩都被儿子的老师训斥了一通。回到家里,他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脑把儿子“扁”了一顿。第二天一了解,确实不怨儿子。他很后悔,于是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言辞诚恳地向儿子承认错误。 儿子: 你是爸爸爱的儿子!也许是因为爱你太深的缘故,爸爸总有“恨铁不成钢”之嫌。说实话,本来你已经比较优秀了,但爸爸还常常对你横加指责,直至出手打你。昨天中午的一幕过后,你老爸心中很不是滋味,后悔得很啊!经查,事情确实不是你的错,那是老师没了解清楚,错怪了你。想想你无辜地挨了老师批评不说,又让我饱揍了一顿,真是够冤枉的! 当时我言词粗野,行为凶暴,语言充满伤害,巴掌带着风声过去。从你那温顺的样子和戚然的表情里,我感觉到了自己做得太过分,但是我没有立即收手,真是大错特错。事后,我一遍遍质问自己:你这是怎么了?配当爸爸吗?你还像老师吗?平时是怎么教育别人孩子的?难道就不能把自己的儿子和学生同等教育吗?我深深地自责着,并且忧虑起来:儿子会怎么看我?他一定很生气,很很我吧!可听你妈说,你却一点儿也不恨爸爸,还表示:“是因自己惹爸爸生气。”唉,这让我无比愧疚。 今晚,爸爸本想跟你当面认错,你已睡了,我不忍心叫醒你,拿起笔来,写出你老爸此时此刻的愧疚心情,但愿你能理解,能谅解爸爸的过失! 望儿子:心情愉悦、快乐成长! 愚爸于灯下 10.28 当他儿子看了信之后,连声称赞“您是好爸爸!”从此,父子俩的关系更加亲密。至今谈到这件事,余先生还感触良多:“我认为,敢于向孩子认错,那才有男子汉气概。这样本身就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其实,余先生的教育态度和教子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然而,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具有这种智慧。那么,怎么才能具备这种智慧,这种智慧在家庭教育中又具有怎样的作用呢? 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在接受本刊访谈时,为广大读者朋友作了详细、具体的阐述。 专家访谈 问:什么是“智慧型父母”,它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答: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提倡做智慧型的父母,目的在于提高父母对孩子行为的辨析、判断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父母的教育行为,然后再用父母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使父母的良好愿望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和教育效果,使父母的好心有好报;使父母掌握有效能的沟通方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感受到孩子的童真。家长应改变教育方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所施的爱,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期望——而这些恰好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只有这样,家长的期望在孩子身上才能产生效应。 在一次咨询活动中,我曾接待过一个伤心妈妈。说到孩子两门功课只得了197分时,这位妈妈难过得直流泪。站在一边的女儿看看妈妈感到十分困惑,她不能理解妈妈为什么如此痛苦。此时这位妈妈就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妈妈的价值标准是要得双百,孩子没有满足她的需求,她就感到伤心。而换个位置看看孩子,她努力了,得了197分,她感到高兴。而妈妈却只关注自己的惑受,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父母的行为与孩子的体验相反,孩子幼小的心里就会产生疑问:妈妈这就是爱我吗?一而再再而三,孩子就会形成一种理念,认为这就是爱。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反映大学生冷漠,不懂得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爱的体验,父母的做法,在他们内心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只有学会施爱,让孩子体会到爱,并学会去爱别人的父母,才能成为一个智慧型的父母,你的投入才能有理想产出。 问:您认为怎样做才能称为“智慧型父母”? 答:有一位母亲曾对我说:“教育孩子的问题,正在成为我的心病,我不知该怎么办。”一位父亲也曾感既:什么“长”都好当,唯独家长不好当。有一位少年非常严肃地站在父母面前说:“我要说一件事性,你们别嘲笑我,将来我结婚后不生小孩,因为我受不了负担一个小孩长大的责任,做父母太难、太累、压力太大。” 由此可见,做父母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从家庭教育的需要看,父母首先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既学习教育知识,又学习做人。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起到一个楷模的作用。其次,父母应学会鼓励和表扬孩子。对于孩子成绩的肯定,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会不断地做好,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此外,父母要多参与孩子的活动,不仅要参与孩子的学还应更多地与孩子一起进行其他活动。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作为智慧型的父母,应善于通过言传身教,把理性的教化、爱的滋润、美的熏陶有机地融为一体,倾注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指导孩子在做事中开智明理,让孩子体会到爱的感受和美的感悟。 重视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允许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表现力,给予孩子自我,鼓励孩子自信。鼓励孩子要大胆尝试。只要孩子努力去做,父母都应该说:“好,非常好!”因为,孩子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长大后才能在无限的空间实现飞跃。一个人连自己的能力都不相信,怎能借助别人的力量来推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