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解除成长中的烦恼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华家教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6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烦恼,在这些烦恼中,有的是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有的却是由于家长、老师的不正确教育方式引起的。孩子们的烦恼是多种多样的,解除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此,我愿根据自己多年做心理咨询的经验,为年轻的父母归纳几种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孩子的烦恼,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供一些解决的办法。

      家长过分管教,孩子生活学习没有自由的烦恼

      如今的孩子被认为是最幸福的一代,要什么有什么,与旧时代的“小皇帝”差不多,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然而、如今的孩子又是那么的可怜: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又要马不停蹄地学这学那,双休日要学、节假日也要学,业余时间都被家长控制了。除了学习外,孩子们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干什么、交什么朋友……事事都要由父母操纵,样样都要由家长裁定,孩子们虽然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满足,但在休闲娱乐方面却得到了非同一般的限制。孩子们并没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反而觉得自己是被家长压得透不过气来的人。

      有调查显示,孩子们“不喜欢母亲”的理由有:不尊重子女、经常翻看子女的日记、书包、抽屉,对孩子的错误小题大做,唠叨个没完没了。孩子们“不喜欢父亲”的理由有:缺泛民主、不给孩子自由,过分干涉子女的言行、经常训斥打骂子女。父母一心一意“为子女着想”,怎么反而给子女增添了这么多的烦恼呢?

      应该说,每个父母爱孩子的初衷都是无可厚非的,但不少父母爱的方式却是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分看管、护理,使孩子丧失了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在集体生活中显得愚笨、柔弱、毫无生存竞争能力,有的父母唯恐孩子“越雷池半步”,对他们划框框、定条条,要他门完全按自己的指令去做,使孩子挫败感、自卑感、依赖感严重,做什么都唯唯诺诺,不敢发表自己的主见,更不敢有自己的创新思维;有的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动辄对孩子拳脚相加,严加惩罚,使孩子逆反心重,疏远家长,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其实,孩子渴求独立、自由的心愿是没有错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将走向独立、走向社会。独立性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每个孩子都将独立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家长过分地看管孩子,不仅剥夺了孩子的人身自由,还剥夺了孩子成为独立人的权利。

      正确的教育方式是把孩子当成家中的普通一员,既不对其特殊看管,也不对其忽略不管。父母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即使一时犯了什么错,也不要横加指责。家长应耐心地让孩子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更新自己、突破自己、完善自己。

      学习、考试,竞争压力太大,没有空余时间的烦恼

      孩子们一到小学中高年级就很少有玩的时间了,他们白天学,晚上学,双休日学,节假日还要学,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的升学压力压得他们苦不堪言。孩子们的学业压力过大,有学校、社会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很多时候,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成了孩子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许多父母对子女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这种心愿对不对、值不值得提倡是值得我们商榷的。父母希望孩子学知识、学本事,学有一技之长,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这是对的,值得提倡的。然而,一些父母受社会风气的影响,把人才标准绝对化了: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找到体面的工作,拥有丰厚的收人才算人才。为了使孩子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一些家长从小就给孩子制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进重点小学、考重点中学、升重点大学、出国留学……孩子们在天真烂漫的童年早早地背上了升学的包袱,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很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家长这时若还要逼着孩子争分数、争名次,不仅会伤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有可能使孩子走向极端……孩子不同,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应不同,孩子若有读书的兴趣和天赋,企盼孩子考名牌大学、出国留学,这是无可厚非的;孩子的天赋、兴趣若不在考大学,而在普通的社会生活中,家长硬要逼着孩子“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那就是强人所难,人为地给孩子制造烦恼和痛苦了。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用“出人头地”、“成名成家”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其实,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培养了一个什么不可一世的人物,而是培养了一个和谐幸福、懂得感恩的人。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够感谢父母把他(她)带到这个世界上,能够感谢世界给他(她)带来了那么多的阳光和美好,就应该是一个成功的人。

      由此,家长首先应抱有平和的心态,降低“成龙成凤”的期望值,给孩子解压;其次,应帮助孩子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做到扬长避短,最后,应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循循善诱,促使孩子爱学、会学、乐学,不但要学会求知,更要学会做人,变“逼”子成“龙”为教子成“人”。

      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的烦恼

      小的时候,孩子们不知何为理想、何为现实,不知两者的差距,就不知何为烦恼。孩子长大了,知道两者的巨大差距,烦恼就随之而来了,包括:希望自己长得又高又帅又漂亮,然而,自己相貌平平,甚至有点丑陋;希望自己生在富贵人家,有显赫的身世,有坐享其成的财富,然而,自己偏偏生在贫苦人家,吃的穿的用的各方面都不能与人相比;希望自己头脑聪明,在学业、业余爱好方面有骄人的成绩,然而,自己的天资平平、学习成绩平平、业余爱好平平,没有一点过人之处……孩子们饱受虚荣心得不到满足的折磨,成长的痛苦远远大于成长的快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