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被父母和师长教育要正直、善良、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学有所长、勤奋敬业……但是,没有谁教我们应当如何恋爱。 噢不,也有。现在老师也跟孩子们讲到恋爱,但他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是“早恋”,批评那些因早恋影响了学业的孩子。这样的“防早恋教育”在我小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是老师连“恋爱”这个词都不提,而用“没出息”代替。对我们来说,恋爱是可耻的。作为学生,只管好好学习就足够了。 真的足够了吗?在老师和家长心目中,“坏孩子”的表现可能有很多,但“好孩子”的标准应当大致相同:成绩好,并且听话。“成绩好”不难理解,“听话”的含义就要多一些了,凡是家长和老师的要求都包括在内了,比如品质好、守纪律,还有一条,就是不早恋。 我就是一个好孩子。我不仅初中、高中时代没有“早恋”,就是在大学里也没有谈恋爱,直到我25岁的时候,当初担心“早恋”的父母和长辈开始担心我嫁不出去,开始上天入地为我介绍对象。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在面对许多婚姻的遗憾的时候,想到曾经懵懂的青春,常常会给自己吃“后悔药”,觉得如果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得到适当的关于情感、恋爱的教育,我的情感、婚姻会好得多。 我的儿子也已进入青春萌动的年龄,从小到大,他一直是个听老师话的孩子。上了初中以后,跟我谈到老师的“防早恋教育”,他的口气也颇有点“老师腔”。而我不愿孩子在生活中重复自己的遗憾,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在“恋爱”这个问题上,我想给孩子一些与老师不同的声音。也许,对一个男孩子进行这样的教育,还是父亲更为合适一些。可是因为丈夫常年在外跑业务,这件事只有我自己来做。但是,又有些不知从何做起,毕竟,对我这个当母亲的来说,给男孩子辅导“爱情”和检查作文与英语不同,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方法。 儿子不爱理发和洗澡,甚至包括洗脸,从小到大总是我督促他,但一直也没有什么成效。后来一次闲谈我无意中的一句话却改变了他。那时候他12岁,刚上初中。我们聊到了中国各地的方言,他学了几句从小品里听来的广东话和东北话。我说我会一句上海话,并说给他听:“侬咯银恼有敏道噢。”他怎么猜都猜不明白。最后我告诉他,是“你这人很有味道噢”。然后我给儿子讲了我学会这句话的前前后后:“这本来可以算是一句夸人的话,意思说你很有个性。但我是跟一位上海籍的女士学会这句话的。她是一个很漂亮的上海姑娘,当年在北方上大学,有好多男孩子喜欢她,问她对自己有什么印象,她总爱用这句话来回答。她嫌那些男孩子太粗,有的连个人卫生都不讲,对面说话能闻到他们身上发出的一股汗味。她说因为自己不喜欢他们,又不想说谎,就说这句话,说他们不讲卫生,身上的味道好难闻,怎么会喜欢他们呢?”紧接着再说到我儿子身上:“比如说你吧,如果当时也在追这位漂亮的上海小姐,一定也会得到这么一句话。嗯(我故意吸了吸鼻子),‘侬咯锒恼有敏道噢’”。儿子白我一眼,脸红了。他一脸红让我心头一动,开始觉得我的孩子长大了,谈到女孩子会脸红了。从那以后,儿子便经常洗澡,按时理发,每天洗脸也不用我催,有时候还会在镜子前站一会儿。 从这件事上,我不仅看到孩子在“长大”,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了跟孩子谈“爱情”的方法。对待爱情这个话题,既不必讳莫若深,也不必非拉孩子坐在一起郑重其事地“谈谈”,完全可以像这次一样,就像从天气预报里的降温消息谈到他的毛衣和外套一样,自然平淡地谈起。 我儿子是个比较懒散的孩子,对什么都漫不经心的样子。比如说他学习就不是很尽力,成绩中游,有时候还偏下一点,其实他完全有能力学得更好。但是我劝他、丈夫吼他都没什么效果,他还是那么不紧不慢地玩着学。有一回,儿子说他们班某某“爱上了”某某,我问他何以见得,他就给我讲了许多发生在少男少女之间的小故事。听了之后我告诉儿子这不算“恋爱”,只是“好感”而已,很正常啊。那个女孩我不了解,但是从儿子嘴里听到不少那男孩子的事,他很优秀,长得很帅,很幽默,成绩也好,有人喜欢他对他有好感,很正常。说了一阵,我话题一转,我对儿子说你同样很帅,也很幽默,但他打断了我,说自己成绩不好。我笑着摇了摇头说:“这不是问题,让成绩好一些就是了。以你的聪明,只要努力,保证能进上游。说不定,还会有许多女孩子爱上你呢。到时候,你就会知道,恋爱和好感到底有什么区别了。” 当时儿子没说什么,我也就没有继续多说。但随后儿子学习确实用功了,期中考试,成绩提前了十几名,成了中上游。不管这是不是与我那一席话有关系,我都很满意。 平时我和孩子也聊一聊他班里的轶闻趣事,有时谈到他班上的女同学,有时候话题从事情又引到人身上,说到谁好谁不好。若让我发表看法,我常把“可爱”或者“不可爱”作为一条,对男同学也是一样。我这样做,肯定不是想诱导孩子去“早恋”。我儿子是一个很听老师话的孩子,已经接受了来自老师和学校的“早恋不好”的教育。我想让他知道的则是恋爱没那么可怕,很正常,不必视若水火,一个好男孩、好女孩应该是可爱的,会爱人,也有人爱的。 儿子一直在学手风琴,上了初中以后学习压力渐大,练琴的伙伴中同龄的孩子越来越少了,他曾跟我商量是不是不学了。我劝他只要时间精力允许就继续学下去,直到能演奏像样的曲子。他问我为什么,我用玩笑的口吻说:“用处大啦,你想,将来你上了大学追女孩子的时候,别人是在女生楼下张开破锣嗓子大叫女孩的芳名,喊得青筋暴露,满脸通红,一点美感都没有。你不一样,面前摆上一支玫瑰,背对女孩的窗口,拉琴,哪个有品位的女孩能不喜欢这一招?”对我的话儿子不置可否,但却不再重提不学琴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