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庭成为培养儿童创造力的绿洲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华家教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这是每一位家长的殷切期望。但当今世界向未来的“龙”、“凤”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他们具有创造力。实际上,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不仅是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强烈要求,更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创造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一再说明了这一点。那么,什么是创造力呢?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创造力对儿童的成长、成才有什么意义?家庭又该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这些问题成子家长们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

      创造力是每个正常孩子都具有的潜力

      一谈到创造力,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发明创造,许多人也可能会认为创造力是爱迪生、爱因斯坦那样的大人物的特权,是普通人根本无法企及的神秘的能力。其实不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指出:“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一种潜能。”心理学家鲁克也认为:“事实上,创造的素质是每个人,每一个正常的儿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把它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创造力是一种产生出新颖的、有价值的产品的综合素质。从创造力的性质可以看出,创造力的根本特性就是“新”,这个“新”可以是整个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也可以是个体自己以前没有过的。对儿童来说,由于其生理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还处于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的阶段,所以我们并不能要求他们做出惊世骇俗的发明,创造出产品,要知道,凡是孩子原先不会的,而现在会了,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别人没有想到的而这个孩子想到了,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在孩子原先的基础上做得更好的,就是创造。

      那么儿童的哪些表现才算是具有创造力的呢?我们知道,探求未知世界规律和原理的科学家、塑造不朽光辉形象的文学家、善于经营理财的企业家、发明设计新产品、搞革新的工人以及在各行各业中有所作为的人,都可称得上是具有创造力的人。他们在各方面纵然千差万别,但心理学家认为:他们大体都具有以下个性特征: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顽强的意志力、敏捷的思维力、准确的判断力;较强的独立性、自信心、应变能力;有改革创新意识,并且具有精力充沛、热情高涨、好奇感强、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品质。

      创造的素质是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

      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首先就必须适应环境,儿童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健康地成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生存与发展环境变化越来越快,所以仅仅记住知识,或是教条性地对待所学知识是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是积极接纳新事物,灵活对待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人,创造的素质可以帮助我们适应,推动我们发展。我们不能使所有人都成为知识渊博的人,但是我们却可以鼓励和培养所有的人都灵活运用现有知识进行创造。

      创造力更是儿童成才的手段和途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样的时代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常规,不断创造出新的技术或产品。美国哈佛大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所以,一个人只有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他人的尊重,赢得自身的社会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创造力是通向21世纪的通行证。所以我们说,创造力是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法宝,儿童只有具备了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才能为其成功奠定基础。

      父母在培养孩子创造力上大有作为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最初场所,是儿童开始认识世界的窗口,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方面,家庭具有与学校不同的教育优势。家庭中温馨、愉悦的气氛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外界给孩子的压力和紧张,孩子可以放松地进行探索活动;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能有针对陛地引导孩子探究;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较高的期望与信任,能投入较多的精力和热情。这些都是创造型人才成长所需要的条件。所以,父母应充分利用亲子关系的优势,大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具体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发展内在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许多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太阳怎么不掉下来呀?”“为什么大海的颜色是蓝的?”有时这些问题可能十分荒唐,作为家长应该欣赏并回答孩子各种没完没了的提问,不能表现出厌烦情绪,如“你怎么问题那么多”、“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等,否则,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敢再提出问题了。

      许多家长可能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下班回家,看到孩子把闹钟拆得七零八散,于是,做父亲的给了孩子一巴掌,做母亲的则不停地数落。其实,这正是儿童探究欲望的表现,“为什么它会滴滴答答地走个不停?为什么它会在爸爸妈妈指定的时间响铃?”而你这一巴掌,很可能就打掉了一个未来的发明家。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不但不能批评孩子,还要鼓励孩子,告诉他们不仅能拆而且要能够重新装起来,或者与他们一起把这只表重新装起来,试试在不同的情况下钟表是怎样运转的,对他们的疑问给予解释,并鼓励孩子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这样孩子的好奇心才不会泯灭。要知道好奇心是创造思想的火花,正是出于对事物的新鲜感和好奇,儿童才可能进一步产生探究的欲望,激发起创造的动机。

      在保护儿童好奇心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将他们的好奇心转化为对学习的内在兴趣。因为兴趣是儿童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更深入地探究事物的本质,主动克服困难,挑战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而兴趣可以从成功中发展起来。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作业书写工整、全对的情况下,就给予表扬,在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给予鼓励。平时也可以多给他们讲一些著名的人物故事,让他们知道知识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大花园,只要努力就可以采摘到更加美丽的花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