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一位母亲这样向我述说关于他儿子的情况: “我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从学习上看,儿子还算不错。每次考试基本能够保持中上水平。但是,他个子小、胆子也小,性格很内向,为人太老实。假如在学校里被误解、受委屈了,他不会主动去为自己辩解;假如有人打他骂他,他总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一次,一个年龄大一点的同学欺负了他,刚好遇上老师过来,欺负他的大孩子‘恶人先告状’,说是我儿子先骂了他。我儿子居然不敢在老师面前说明真相。放学回家的路上,常有同学会捉弄他,欺负他,甚至打他,他从来不敢还手。还有一次,儿子在回家路上被大同学打了,到家后一个人在哭鼻子,我非常生气地说:‘你这个傻瓜,只知道哭鼻子有什么用啊?人家凶,你为什么不可以比人家更凶呢?人家打你,你为什么不可以打人家呢?’我这样要求他,是希望他在别人面前变得大胆勇敢一些,但他还是老样子。还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男孩恶作剧,要我儿子将课本放在一个塑料袋里,在塑料袋里装上自来水带回家,否则就不让他回家。我儿子居然不敢反抗,真的这样做了,把我气得肺都快炸了。我觉得,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很残酷的社会,一个男孩如果没有很强悍的个性,将来肯定要吃很多亏。我担心他这么懦弱无能,将来准没出息,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现在有很多找我咨询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尤其是男孩)的性格能够外向、强悍一些,认为这样的性格将来更能成就事业。从案例中那位母亲的描述来看,这个孩子显得很懦弱,懦弱往往又是无能的同义词。我很理解她的焦急心情,但是我不是很赞同她的想法和做法。 1.全盘接受你的孩子。俗话说,江山易移,秉性难改。孩子的许多特点是与生俱来的,是属于其本性的一部分;教育只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从孩子的天赋特点出发加以引导,而不能按照教育者的主观意愿来简单地要求孩子,更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儿子懦弱也罢,强悍也罢,乖巧也罢,调皮也罢,他的血管里都流淌着父母的血液,他与生俱来的特质都与父母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关系。全盘接受孩子的所有特点,包括孩子的种种缺点,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孩子,这是所有成熟父母的共同选择,也是理性地对孩子予以正面引导的重要前提。 2.发现孩子弱点背后的优点。人的特点有时难分好坏,同样的特点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大胆者可能比较草率鲁莽;胆小者可能处事细心谨慎;我行我素者可能比较有主见;追求完美的人可能会过于拘泥小节;粗心大意者可能善于从大处着眼,抓大放小。医生发现,一个人的眼睛瞎了,听觉会格外地好;失去双手的人,双脚能够发展出诸如搞书法、篆刻等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一只肾脏被切除后,另一只肾脏可以承担两只肾脏的功能……人的特点是一个铜币的两面,优点的背后有缺点,弱点的背后有优势。你儿子懦弱,但也可能有善良、谦让、忍耐等优点。正如人们常说的:“上帝是公平的,他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所以,不要过于为你儿子的某一个缺点担心,而要努力去发现和挖掘这个缺点背后的优势。曾经有一个弱智儿童后来成了一个著名的乐团指挥;一个有惊人健忘症的人成了一个出色的外交家;一个网瘾男孩成了计算机管理的高手。所以我相信,在孩子内向、忍让的背后,我们一定能够发现他的另一面,一种属于他自己的重要素质和优势。 3.循循善诱,让孩子体验“我能行”。人的性格在相当程度上是后天环境影响的产物。内向、懦弱的孩子也可以变得开朗和自信。我曾经帮助过一个性格内向、自闭的男孩,使他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见《家庭教育》2005年第9 期《从“问题孩子”到阳光少年》一文)。我的基本做法是:为孩子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和鼓励孩子去主动尝试,让孩子在行动中获得“我能行”的心理体验——一种成功带来的愉悦,从而来提升孩子的自我评价,突破他以往的行为模式。儿子受人欺负,如果你对他说:“人家打你,你为什么不能打人家呢?”这样教孩子打架其实是教唆不是教育。孩子没有养成打架的恶习,他不愿意;孩子势单力薄,他会害怕;孩子会不明白打架到底是对还是错,他会迷惑。正确的诱导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儿子,打人是坏孩子,你是好孩子,你与他们不一样,以后尽量避免和他们在一起玩吧。”“人家打你,你不还手,这是对的,但以后不要哭鼻子好吗?这样的话你就变得勇敢了。”“对了,人家欺负你,你报告老师,老师站在你一边,说明最后你赢了,人家输了。”“咱们以后去跑跑步、练练拳吧,爸爸妈妈陪你去!你身体强壮了,力气大了,人家也不敢欺负你了。”“你今天在老师面前大胆揭穿了××同学的谎言,真是太好了,妈妈为你感到骄傲,你变得越来越坚强勇敢,真是我的好儿子!”通过这样的诱导,儿子慢慢会成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吴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