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把人的性格特征分为两种类型,即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常常这样描述自己:“我身上发生的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自己做出的决定和付出的努力。当我无法改变事情的时候,我仍然可以决定以何种方式来应对。”外控型的人经常会这样说:“我的快乐和痛苦不是我能决定的,这取决于别人或取决于命运。”换句话说,内控型的人相信自己,并会通过努力和负责的行动,改变自己的命运;外控型的人认为人是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与境遇的,因而他们是被他人、外界或命运摆布的弱者。 家长和老师希望孩子成为内控型的强者,那么那种外控型的心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可以从人的成长经历中找到原因。 人在刚刚降生时是非常软弱无力的,他们的命运的确掌握在别人手中。两岁以后,孩子的能力发展了,这时的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宝宝干”,因为孩子知道了快乐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而得到。但是“现在你干不了”、“你别摔着了”等,家长这些充满爱意的话却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无能,也让孩子知道了即使自己不用动,家长也会给自己带来满足。 孩子们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他们会从父母的言谈举止中进行观察、总结和学习。在现代社会中,父母都有自己的职业,面临着很多压力。在家中,父母常常抱怨、责备,从而转移自己的压力。孩子从家长的行动中似乎感到家长是这个紧张社会的无能为力的牺牲品, 强化了孩子的外控型观点。 另外,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的宣传让儿童形成了一种金钱至上、暴力至上的观点,或者让人觉得个人的努力是无济于事的,只要你花了钱,或者使用暴力,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一切,不知道要为自己的决定和行动负责。 这些不利因素都在强化着孩子们这样的观点:人是无能为力的,一个人的幸福与不幸不由自己决定,人可以不为自己负责,外在的某个东西或什么人在决定着人的一切。 上述这种外控型的特征一旦成为一个人的稳定心态,那么这种人的人生轨迹常常表现为以下三种:第一是把自己完全交给命运,不采取任何主动的行为,过一种消极的通常也是很悲惨的生活;第二是把自己完全投身于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怀抱,自己不加任何选择地听命于这个人或组织;第三是表现为一种反社会的叛逆、反抗心态,由于自己一无所有、无能为力,所以对一切都不负责任地加以破坏。 把孩子培养成内控型的强者 身教重于言传。成人自己的行为对青少年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为了孩子日后的幸福,家长应当仔细地审视、控制自己的行为,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的压力和劳累。例如,父母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回家后,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我在工作中遇到了麻烦,我还没有决定应该怎么办。孩子,今天我不能陪你了,我要自己静一静。”这样的说法至少会让孩子认识到,麻烦是自己的事,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并使他们为自己负责。家长可以告诉青少年,自尊是通过努力提高能力和履行责任来实现的。在青少年面临学业或生活问题时,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鼓励他们朝着独立的方向努力,以使他们做出自己的决定。当然家长可以在合适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影响,例如可通过询问孩子们一些问题来帮助他们,“从长远来看,怎样做才能够使你幸福”,“你是否应该想想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等等。教育者必须告诉青少年,决定最终是由他自己做出的,是由他自己负责的。 鼓励孩子接触社会,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被需要的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能够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并被人重视是个体获得自尊并走向成熟的关键环节之一。青少年正处于自我统一性整合的阶段,正逐渐形成其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时一份社会工作是青少年学会独立生活、形成自尊、自信的最好途径之一。如送报纸、卖冷饮、在饭馆打零工等等,在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的同时,也逐渐地把社会责任灌输到孩子们的心中。同时,也使青少年远离了懒散、无聊的空虚生活,形成守时、勤劳等良好的习惯。 当然,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帮助青少年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一分子,就是让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者参加义务的社区服务活动。当青少年不再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和需要,而愿意为家庭和社会提供忠实的服务时,他们就逐渐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了。 鼓励孩子向往大学教育,培养孩子求知的兴趣。大学教育鼓励学生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对人性的拓展和成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有条件的父母和教师可以通过带孩子到大学参观、听专家的讲座等,让青少年感触大学生活的气息,以培养他们求知的兴趣。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认识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内在力量自然而然会随之提高。 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今时代,为自己负责,自我发展,形成自律、勤劳、负责的能力或品质,不再像过去那样自然地可以从艰辛的生活中积累起来了,它需要家长和教育者付出额外的心智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