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翔是在北京师范大学附近的“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的“第三空间”里接受记者采访的。正在指导孩子们打乒乓球、打桥牌的他,谈起青少年教育来,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心理空间的大小决定孩子成长的质量”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第一空间,学校是第二空间。但很多学生在这两个空间中无法喘息。为此,我们为孩子创办了第三成长空间。” “第三空间”占地面积并不大。乒乓球案子撤了,才能摆开桥牌桌。但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陈建翔的观点是,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玩”无非是两大类,一是球类活动,健身;二是棋类活动,健脑,“棋类活动包含着大量的数学内涵,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通过篮球、足球等球类活动和棋类活动中的桥牌,还能有效地增强孩子的团队意识、配合意识和为别人着想的意识。 陈建翔说,“‘第三空间’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创办的。实际上,最好的心理空间应当是家庭。在古代,家庭曾经是学习的中心。今天,发展到了信息时代,家庭会再次成为学习的中心。” “心理空间的大小决定孩子成长的质量。现在,我们社会的物质的空间好了,孩子心理的空间反而小了。那么大的房子,条件那么好,许多家庭中孩子还有自己单独的房间,但孩子却认为不是他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做父母的应当很好地反思。” “智、情、商、网”说“四商” 于情商、智商、商商之外,陈建翔在衡量孩子时又加上了“网商”的概念,即利用互联网的能力。他说,在今天,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有60%以上来自网络。网络时代不让孩子接触网络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青少年犯罪一半以上是因为网络游戏、网恋。怎样既要让孩子利用互联网,又防止和解决游戏成瘾的问题?办法只能是用新的程序覆盖孩子头脑中上网成瘾的程序,这也是开办“第三空间”的目的之一。 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要正确分析和看待孩子上网成瘾的问题。有些孩子本来就有问题,网络只是放大了他们原有的问题。如孩子本来就自闭,上网后,对网络倾诉,就更自闭了。所以不能把棍子全打到网络身上。 “可怜天下孩子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犯错误就是成长” 时代变了,父母也要跟着变,自然型的父母也要变为学习型的父母甚至是专家型的父母。 当今信息时代要换一种思维方式。现在的教育还是按照工业生产的模式。我们究竟把什么当作人生目的?人生各个阶段都有其目的。为什么非得让婴幼儿去上小学?为什么非得要小学生去上大学?…… 要学会享受人生的每一步,也要让孩子享受他人生的每一步。目前孩子们的人生都被压缩了,特别是孩子的人生很多被大人扭曲了,希望孩子光宗耀祖,为自己争脸争气,替自己实现梦想,总之是太功利了。 陈建翔把“可怜天下父母心”反其意而用之,呼吁“可怜天下孩子心”!许多孩子在父母的严厉管束和过高期待下,处境非常可怜:他们没有成长的自由,没有平等的权力,没有抗争的力量,没有分辩的机会,没有拒绝的余地…… 做父母的一定要保护孩子的童心和好奇心,帮助孩子,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他提出“一二三”程式:一个孩子;两个大朋友,这就是孩子的父母亲;三大目标,就是孩子健康、快乐、自信。 “应当检讨我们的思维方式。几千年来,中国的父母对孩子太爱批评太爱挑剔了。就是拿100分的卷子回家,孩子也得不到表扬。‘这次考了100分,下一次呢?不能骄傲!’总是担心坏事情会在明天发生。总是感到‘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 “最重要的是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小孩子哪能不犯‘错误’?我们小时候不也都是这样过来的吗?为什么我们能宽容自己而不能宽容孩子?所以,只要不是大的道德问题,就不必太在意,就像流水一样,弯弯曲曲的,流着流着就好了,就变成大江大河,归入正途了。 “其实,错误包括在成长当中。孩子的所谓错误,很多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如撒谎向妈妈要钱,也许是为了帮助别人,也许是为了买一本书。如果父母能与孩子平等沟通,了解孩子犯‘错误’的真正动机,也许我们就不会简单地呵斥孩子了。” “心、嘴、眼、手”话“四揉” 陈建翔以“揉面”和“醒面”来比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误区。他说,揉面要有分寸,还要有一个醒面的过程,让面有时间化解外来的力量。如果没有这个醒面的过程,面就成了死疙瘩。现在有些孩子没有灵气,与父母不停地“揉”有直接关系。 “揉”又分为四种方式,或曰四种层次: 一是手揉。说白了就是打孩子。打人是野蛮的,根本谈不上什么教育。打人也有惯性,打来打去把孩子也打成暴徒了。 二是嘴揉。嘴揉有时比手揉更厉害。不停地指责更让孩子受不了。 三是眼揉。有的父母不动手,也懒得说,但总拿眼盯着孩子,恶狠狠地瞪着。孩子不论在哪儿,总觉得父母的目光在背后发出一股股的嗖嗖的寒气。 四是心揉。这类父母属于那种彻底“死了心”的,对孩子完全失去信心,正眼也不瞧孩子一眼,但总让孩子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对孩子也许是毁灭性的力量。 陈建翔说,“四揉”让孩子感到重压,剥夺了孩子的心理空间。 或许有的父母认为,我这不是“揉”,我是在关心孩子。陈建翔说,哪有不关心孩子的父母?但你不停地说,过了度,就成了揉。孩子已经产生厌倦了,你还在“教育”,只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