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导孩子的懵懂感情 马志国,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从事家庭教育研究与心理咨询20余年,现为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多家报刊名誉主编、特约编委、特邀专家,中央及地方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嘉宾。著有家庭教育学文章及心理学文章2000余篇,并出版了《孩子的心灵您怎样走进》《男人心女人心》等专著30余部。 马老师: 您好!在《家长》中看到您的文章,很感激您给那么多家长和孩子提供帮助。我有一个小小的困惑,请您在百忙中给予帮助。 我女儿今年9岁,一天她告诉她爸爸,说她喜欢班里的一个男孩。 她爸爸当时敷衍过去了。两个月后一次聊天时,她又聊到了此事。她先是试探着问我:我们班有的女同学喜欢某某。我知道她要说什么,就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我们都有喜欢的人啊!她说:我也喜欢一个男孩,这是不是不好呀?是早恋吧?我问她哪里听来的词,她说电视节目里说的。后来有一天她非常高兴地拿回来一朵假花,说是那个男孩给的。前天她又与她爸爸说她喜欢那个男孩。我知道小男孩与小女孩之间只是有好感,但我能感觉到她有一点困惑和顾虑了,我该怎样引导她呢? 一位求助的家长 余荷岚 2005.9.24 余荷岚朋友: 您好!您的问题似乎简单,解答起来却又一言难尽。因为我们得先弄清孩子的心态究竟是怎样的,这就需要了解孩子的性发育情况。 初潮是女孩生殖器官发育基本成熟的标志。据我国1990年的权威调查文献表明,我国女孩子初潮最早的为9岁,最晚的为18岁,平均年龄为13.04岁,这比20年前的统计提前了一年。按照这个提前的进度,10多年后的今天可能还有更早的情况。与初潮相伴随的是女孩第二性征的发育:一是乳房的变化,二是阴毛的出现,三是腋毛的出现。 伴随着性生理的发育,孩子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和主观意识,这便是性心理的觉醒。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性心理发展大致经历如下几个时期:一是对异性的排斥疏远期,一般相当于小学阶段;二是对异性积极接近期,一般相当于初中阶段;三是模仿性的初恋期,一般相当于高中阶段;四是浪漫的成熟恋爱期,这一般是中学毕业以后的事了。其中第二个时期的表现为:一是希望引起异性的注意和好感。男同学特别喜欢在女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与才华,在女同学面前逞强逞能,或以其他方式如摆阔气等引起异性的注意和好感。女同学则变得腼腆矜持,开始注意修饰打扮,甚至连说话、走路也讲究表情、姿态以引起异性的注意。二是男女同学喜欢接近,感到在一起特别愉快,逐渐到互相发现了异性的长处。三是有些同学与异性相互嬉闹打逗,甚至出现捉弄异性的情况。 还有一个情况。在性冲动方面,据我国的调查,男生性冲动的最早年龄为8岁,最迟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为14.5岁;女生性冲动的最早年龄为8岁,最迟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15.2岁。至于性冲动产生的原因,最根本的是性生理发育成熟这个内在原因,同时也与外部诱因有关,比如影视信息的影响。 现在,我们来看您女儿的问题。一个9岁的女孩,从性生理上说, 一般还没有初潮,从性心理上说,一般在排斥疏远期,也还没有性冲动。从这个角度看,您女儿的情况可能属于童年的模仿游戏,没有性吸引的成分。但是,我们又看到,月经初潮的年龄跨度很大,最早的八九岁就来了初潮。与此相关的是,性心理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初潮年龄较小的女孩,就会比较早地进入了对异性的积极接近时期,也可能比较早地体验到了性冲动。从这个角度说,您女儿又可能属于性早熟,较早地进入了积极接近期。就是说,您女儿对男孩的喜欢可能确实有了性吸引的因素。不过,有一点要说明,“早恋”的说法不科学,即使是少年的相恋之情,也应该叫做初恋。何况您女儿的感情至多是相互吸引的感情,更不宜叫做早恋。 现在,您该怎么办呢? 最重要的是关注一下孩子的性生理发育情况,特别是是否已经月经初潮。必要的话,可以去医院给孩子做一下体检,借以判断孩子性心理的发展阶段,然后区别对待。如果确实是性早熟,就该认真地进行性教育了,引导孩子懂得科学的性知识,形成健康的性心理和性道德。这时候,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喜欢异性是很自然的,但与成人的恋爱是不一样的,男孩女孩彼此有了好感,就更该学会做一个好男孩和好女孩。指导的原则是,不贬斥孩子美好的感情,同时,注意消除导致性早熟的诱因。如果不是性早熟,就属于模仿游戏了。您就可以以一种轻松的心态,自然地和孩子交流,慢慢地孩子对模仿游戏就会失去兴趣。重要的是,抓住适当的时机巧加引导,似乎不经意间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更有趣的活动上来。 不管是哪种情况,您都要注意这么几点:一是千万不能大惊小怪。这样也就可以淡化孩子的关注心态。这一点您的家庭做得不错。二是心平气和地交流。这是正确引导的前提,千万不能简单粗暴,以免造成逆反。三是防止媒体的消极影响。现在,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不断地传播情爱的信息,这是孩子性早熟的一个重要诱因。您的孩子显然也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四是丰富孩子的生活。生活单调是今天孩子们早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不要让孩子除了做作业,就是看电视。闲暇时光,陪孩子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多去亲近大自然。这是最积极的办法。家长丰富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孩子的“爱情”就会成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