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动并非多动,重在培养专注

——儿童心理专家指出对爱动的孩子不必过于紧张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深圳特区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6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以“专注”控“多动”

      家长

      我的孩子患有多动症?

      胡女士的孩子刚上一年级,上课时其他同学都能安静专心地坐着听老师讲课,但她的孩子却总是坐不住,特别调皮爱动,成绩也不太好。为此胡女士非常发愁,怀疑孩子是否患了多动症,特意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在医院,胡女士发现,带孩子来检查是否患有多动症的家长还真不少,随便一聊,发现大家情况相似。医生让胡女士填写很多评估表格,其中的一张评估表要由孩子的老师填写,可是当胡女士将表格拿给老师时,老师却告诉她,孩子可能并非是多动症,他只是还未形成上课要专心听讲的习惯,如果孩子在家里做作业时,家长能陪同在侧,及时控制孩子的调皮爱动的行为,帮他逐步形成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爱动的情况就会消失。

      胡女士觉得老师的话很有道理,她不再去医院,而是辅助老师,在家里耐心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她发现,孩子学习时不专心坐不住的习惯正在逐渐改善。

      医生

      好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深圳市康宁医院儿童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张繁新指出,好动的孩子确实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但对待好动的孩子不必过于紧张。

      张繁新介绍,多动症的“学名”是“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其实是门诊最常见的病种。在学龄儿童中,多动症的发生比率约为5%,在我国的发病率会更高,但这没有必要过分渲染,因为问题并没有像家长想像中那么严重。

      他认为,一年级是个转型期、过渡期,孩子从幼儿园时的玩游戏为主,要转变为学校的有规律的学习,而孩子的天性一般都是活泼好动的,而“多动”的孩子则是活泼过度,因为大多数人能遵循课堂教学中那种整齐划一的状态,而好动的孩子则不大能控制住自己,但他们并非特意想要调皮好动,因为其大脑中,跟注意力与冲动控制有关的区域,不同于正常人,使他们出现行为冲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无法静坐着,所以他们自我约束的能力比起其他人来得比较差。

      张繁新告诉记者,有些看上去很乖的孩子也会患上多动症,这是因为,多动症的核心并不在于是否多动,而在于注意力的不专心不集中,它更多的是一种注意力缺陷,所以有些家长会把孩子好动误认为多动症,其实关键的区别,在于孩子是否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专心集中注意力。

      张繁新认为,好动的儿童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特别关注,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因为注意力不能集中,会伴随着一些学习上的困难,进而伴随着行为和情绪出现问题,形成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如果老师和家长不能正确对待,会使孩子在自信心的塑造上,受到更大的挫折,以至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最终自暴自弃,或者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逃学、酗酒或者反社会,成为真正的“问题人物”。

      但是对孩子的好动,家长也不用过于紧张。因为处理得好了,到了中学阶段,八九成好动的儿童会“变得”跟正常的孩子一样。这是脑发育的问题,在大脑加速发育的过程中,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