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和社会性,是不相关的话题吗

作 者:
王茜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华家教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6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融入社会,健康成长

      如果我们问年轻父母一个问题,您最希望听到朋友对孩子什么样的评价?我想答案十之八九是“这孩子真聪明”。再问中年父母一个问题,您对孩子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这个答案我想应该是“能考上大学”。如果我们去问年老的父母,您对孩子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我想他们可能会说“希望他们业有所成、生活幸福”。如果我们把这三个答案联系起来就会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聪明的孩子是否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学业上成功的人是否都能获得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答案显然是:不一定。无数人的经历告诉我们,除了聪明,还有别的引导人走向成功与幸福的因素,比如独立、自信、乐群等等,它们和聪明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心理领域,即社会性和智力。但是智力就像聚光灯下的焦点,紧紧地吸引着人的眼球;而社会性却像被雾霭遮掩的风光,只有有心人才去欣赏。

      应当弄清楚智力和社会性究竟是什么?二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它们在人生发展中究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该怎样对待这两者的关系?

      智力和社会性的内涵

      聪明的人就是智力水平比较高的人。那么到底什么是智力?以现在信息社会为背景,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信息加工的能力,也叫认知能力。比如,学习的材料就是一种信息,我们需要去识记它、理解它、表达它、应用它,甚至还要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加工出新的产品,即进行创造,这些都是智力的表现形式。此外,不同的人在观察、记忆、思考时使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即认知策略上的不同。有的人是有策略的,有的人却从来不讲究策略。显然,有策略的人的智力要更胜一筹。更聪明的人是那些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策略及阻碍他们获得好成绩的因素都有清楚判断的人,他们具备的这种能力被叫做元认知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更高一级的认知能力。原来智力是这么复杂的东西,我们平常说的记性好、反应快不过是智力表现的一部分。智力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学校教育不仅教给学生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知识,还通过提供符合人类认知发展规律的学习材料,促进个体智力的发展。

      什么是社会性呢?如果说智力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物及抽象概念的驾驭能力,那么社会性则反映了一个人在与社会其他成员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特性,比如人对社会、他人及自己的态度、信念、道德,再比如与他人交往的方式、能力及体验等等。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个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环境对个体的接受程度,进而影响到一个人总体的生活质量。

      智力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虽然很多家长也认识到社会适应能力对一个人的影响,但可能更认为,对在校的学生来说,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才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人生发展的道路,社会性的东西等孩子步入社会再去学也不晚。这里存在两个认识上的误区:第一,智力和社会性的发展不是谁可先、谁可后的问题;第二,智力与社会性的发展不是互不相关、独立发展的。

      首先,智力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同时和一致的。从发展的时间进程来讲,一个人社会性的出现并不比智力的出现晚。如两个月的婴儿经过训练就能记住怎么玩那些能活动的玩具,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即看到人的脸而引起的微笑,则在第6周的时候就会出现。而且,智力与社会性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如同早期智力教育会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一样,儿童早期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也会影响其后的社会性发展。我们不但不可能割断其发展的进程,而且不适当的外部环境还会造成低水平发展,甚至是恶性的发展。

      从发展的背景来讲,智力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都无法脱离社会交往这样一个一致的大背景。人们通常只认为社会性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交往,却忽视了社会交往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按照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儿童的许多认知过程和认知技能是在与社会中其他个体的交往中由更有知识的成员传递给儿童的,比如儿童语言能力、劳动技能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

      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智力与社会性的作用方向是相互的、不可能拆分的。我们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暂时把他们拆开分别说明。

      智力的发展首先为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理解、推断他人的观点、意愿和情绪提供了认知基础。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情感。年幼的孩子以为自己知道的就是别人知道的,自己想要的就是别人想要的,因为他们的认知是自我为中心的。假如这种认知方式一直不发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总是以自己的经验去推断别人的感受,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你觉得那是他想要表现自己独立性的时候,当别人伤心想要独自呆着时,你却跑去安慰,因为你自己是这样的,那么结果是什么?你就会成为不善解人意的人、缺乏同情心的人,交往将无法继续。所以观点采择能力强的人能从对方的角度把握对方的需求,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成为一个善于交往的人。其次,儿童在完成智力任务时所使用的认知策略也会迁移到社会生活经验中。问题解决的策略总是相通的,无论是数学问题还是人际问题,都是一个从已知推断未知的过程,只是人的问题未知数更多一些,不确定性更大一些。此外,儿童在智力活动中取得的成就也会影响到他在交往中的效能感、自信心。比如,当孩子的同伴群体把学习成绩好看作选择交往对象的一个重要条件时,智力水平高的孩子因其更容易取得好成绩而在交往中非常自信,或者成为别人愿意主动交往的对象。由于我们的社会更为认同学业优秀的学生,因此,成绩好的孩子通常会获得更多的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从而为社会技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