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29(2006)03-0106-05 一、引言 过去全球变化研究(PAGES)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核心计划之一,环境演变研究是PAGES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正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1](P1-13)与此同时,全新世环境考古,因这一阶段人地关系互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使得它成为目前PAGES核心计划研究全新世人地相互作用及环境演变的重要领域。[2]作为全新世区域性环境考古研究,我国北方、东方、中原、东南、南方和西南六大区中(与考古学六大区系相对应[3](P33-100),西南是最薄弱的地区。三峡库区(相当于三峡及渝东河谷区),在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区中又处于相对边缘的地带。然而,无论是作为环境考古研究,还是其与环境演变相结合的研究;也无论是作为我国环境考古的区域间比较研究,还是作为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研究等,该区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环境考古学价值和环境演变研究的意义。 这里要特别指出,“长江三峡库区”主要指修建三峡水电站所要淹没的三峡以及三峡以西海拔约175m以下的区域,地理范围为西起重庆、东止宜昌的峡江河谷地带,[4](P168-178)2009年后区内遗址将全部没于水下。回顾近十年来的相关研究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进一步开展工作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益的。本区环境考古及其与环境演变相结合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所面世的主要阶段性成果,同上述各区大都已从事相关研究超过二十年的经验与成果积累比较,仍有不小差距,因而颇有受到学术界疏略之感。撰写此文,一则向学界同仁、前辈汇报本区全新世环境考古与环境演变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二则提出本区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可能的解决途径,并就今后研究趋势作出分析;再者,也希望藉此向同行请教并与之讨论,共同促进环境考古学与环境演变研究的发展。 二、研究现状和进展 1.遗址及遗址域的环境考古研究 朱诚等结合考古学研究成果、历史资料考证,利用孢粉分析等手段对恢复三峡大宁河流域部分遗址古环境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文章对张家湾遗址域汉代植被和生态状况、农业发展水平、古先民的生存与生活条件等作了比较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对当时的环境质量也有所分析和探讨。[5]研究结果显示,本区汉代曾有较发达的农业及手工业活动,当时的手工业活动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农业已相当发达。张芸等对同流域东周、汉代遗址孢粉学和沉积学分析研究表明,汉代以后由于人类活动剧烈,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认为此地曾遭遇洪水并引发大面积坡面片流。[6]从孢粉组合反映出本区东周、汉代时期木本花粉很少,草本和蕨类植物占优势,草本植物主要由温带的菊科和毛茛科的唐僧草组成,蕨类植物主要由鳞毛蕨和瓶蕨组成,木本植物主要是温带的栗,反映当时气候较今日温凉而略干。[7] 张强等对张家湾西汉遗址T911剖面的粒度、磁化率等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结合周边遗址考古发掘成果,认为汉代本区确有因盲目砍树而导致生态恶化的过程。[8]同时研究结果也反映出因降水集中,使缺乏植被保护的松散堆积坡面发生过严重的水土流失,认为这是促使该区文明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在对大宁河河漫滩上的汉晋墓群、双堰塘遗址的相对位置及双堰塘生土层以下巨厚鹅卵石层的比较分析,认为这样的沉积相结构与大宁河流域频繁发生的洪灾以及河道变迁有关,大宁河频繁发生的洪灾及河道的变迁也是影响该区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9] 应当说通过单个或少数遗址的环境考古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对本区,或至少说对大宁河流域部分遗址域全新世中晚期一定时段的古环境基本概貌的认识。这是通过环境考古研究恢复本区局部古环境的一种良好尝试。但通过遗址堆积地层所反映人地关系互动的环境考古研究显得不够充分,包括考察史前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条件、环境质量以及他们对环境的影响能力等方亩仍是今后应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另外应当把考察的时间尺度扩展到全新世的早中期,保证研究区的时代连续性,同时加强不同遗址域环境考古的对比研究等,也都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2.考古遗址堆积所反映的环境演变信息 大宁河流域3000年来气候演变过程与中国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差异,[9]张强等研究认为本区在公元初至公元600年为温暖期,而我国东部地区则为寒冷期。[10]究其原因,除受周边高大山脉对北方冷空气的阻挡外,可能还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至少在汉代气候演变与西南季风的强弱有某种相关关系。[8]孢粉组合反映本区各阶段人类活动所处古环境的变化,初期气候暖湿,东周、汉代转变为温凉略干的森林、草地景观。[11]此后气候又逐渐变湿,植被由草原向森林转变。张芸研究认为,本区3000年来的风尘堆积是在全新世第一寒冷期形成的。此寒冷期存在次一级的气候波动,干凉气候下形成的原始风尘堆积,当气候趋于冷湿,流水作用增强时,原始风尘堆积被流水搬运,形成次生黄土。[12] 重庆忠县淦井河流域中坝遗址是世界上罕见的通史式遗址,[13]不仅蕴藏着大量的文化内涵,也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自然环境演变信息。[14]黄润等对遗址剖面中汞的含量的分布进行测试和分析,认为地层中汞含量高与遗址沉积物中硫含量高、复杂的区域地质构造条件以及频繁的人类活动有关。[15]进一步对遗址地层中铷(Rb)、锶(Sr)值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剖面地层中的Rb含量偏低,Sr含量偏高,Rb/Sr比值变化较大。[16]Rb/Sr比的环境指示意义表明,三峡地区全新世中晚期以来气候环境总体上逐渐趋于恶劣,冷暖湿热变化剧烈,寒冷期长于温暖期,并没有明显向湿热方向发展的趋势,与长江下游等东部其他地区相比,三峡地区也存在明显不同之处,即隋唐暖期不明显,而中世纪暖期表现显著。